“除卻且醉金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除卻且醉金甌”全詩
莫風流。
風流后、有閑愁。
花滿南園月滿樓。
偏使我、憶歡游。
我憶歡游無計奈,除卻且醉金甌。
醉了醒來春復秋,我心事、幾時休。
分類: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慶佳節(雙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慶佳節(雙調)》
作者:張先
朝代:宋代
莫風流,莫風流,風流之后,心中有閑愁。花兒盛開滿南園,月兒圓滿掛滿樓。然而這一切只讓我想起過去的歡游。我憶起那快樂的游玩,可如今已無計可施,只能醉在金甌酒杯中尋求一時的解脫。但醉了之后醒來,春天又變成了秋天,我的心事何時才能休止呢?
中文譯文:
不要風流,不要風流,風流之后,內心會有空閑的愁緒。花朵盛開滿南園,月亮圓滿懸掛滿樓。然而這一切只會讓我想起過去的歡游。我回憶起那快樂的游玩,但現在已無從施展,只能醉心于金甌酒杯中尋求片刻的解脫。然而醉過之后醒來,春天又變成了秋天,我的心事何時才能休止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慶佳節(雙調)》是宋代詩人張先創作的作品。詩中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歡游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之情。
詩人以"莫風流"作為開頭,表達了對過往風流歡愉生活的告別,同時指出風流之后會有一種內心的空虛和閑愁。接著,詩人描繪了花兒盛開滿園、月兒圓滿掛滿樓的景象,突出了詩中的喜慶氛圍。然而,這些景物只能勾起詩人對過去歡游時光的回憶,令他感到無限的遺憾和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除卻且醉金甌"表達了自己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不滿。他感嘆自己無法再享受過去的快樂時光,只能通過醉酒來尋求一時的解脫。然而,醉了之后醒來,發現時光已經流轉,春天已變成秋天,這種無奈和心事無法得到解決。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歡游時光的懷念、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通過描繪歡樂與遺憾的對比,詩人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矛盾之處,喚起讀者對光陰易逝和人生無常的共鳴。
“除卻且醉金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ng jiā jié shuāng diào
慶佳節(雙調)
mò fēng liú.
莫風流。
mò fēng liú.
莫風流。
fēng liú hòu yǒu xián chóu.
風流后、有閑愁。
huā mǎn nán yuán yuè mǎn lóu.
花滿南園月滿樓。
piān shǐ wǒ yì huān yóu.
偏使我、憶歡游。
wǒ yì huān yóu wú jì nài, chú què qiě zuì jīn ōu.
我憶歡游無計奈,除卻且醉金甌。
zuì le xǐng lái chūn fù qiū, wǒ xīn shì jǐ shí xiū.
醉了醒來春復秋,我心事、幾時休。
“除卻且醉金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