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眼在郎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眼在郎邊”全詩
波上逢郎密意傳。
語近隔叢蓮。
相看忘卻歸來路,遮日小荷圓。
菱蔓雖多不上船。
心眼在郎邊。
分類: 武陵春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武陵春(雙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武陵春(雙調)》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秋天染上了青溪的水,微風輕輕撥動采菱的船。水波上遇到了心愛的人,密意通過言語傳達。雖然語言近在咫尺,但被蓮叢所隔離。相互注視時忘記了回家的路,小荷葉遮住了陽光,即使菱蔓爬滿了船,心思卻在愛人的身邊。
詩意:
《武陵春(雙調)》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秋天景色,以及兩位戀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詩中的武陵指的是湖南武陵山,春天的景色已經過去,現在是秋天,但依然美麗如春。詩人運用自然景色來表達情感,通過水波、采菱、蓮叢等形象,描繪了兩位戀人之間的愛意和心思交融的情景。
賞析:
《武陵春(雙調)》以清新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戀人之間的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青溪之畔,感受到了秋天的寧靜與美麗。詩人通過描述水波、采菱、蓮叢等細節,巧妙地表達了兩位戀人之間的默契與情感交流。
詩中的"秋染青溪天外水"表現出秋天的鮮明色彩和自然景觀的美麗。"風棹采菱還"描繪了采菱人的動作和船的行進,將讀者帶入了船上的場景。"波上逢郎密意傳"表達了兩位戀人之間的默契和深情。"語近隔叢蓮"揭示了兩人雖然近在咫尺,但由于蓮叢的存在而有所隔離。"相看忘卻歸來路"表明兩人相互注視時忘記了回家的路,彼此陶醉在對方的眼神中。"遮日小荷圓"表現出小荷葉的綠意和生機,同時也為兩人提供了一片私密的空間。"菱蔓雖多不上船"突出了兩人之間的親密關系,菱蔓雖然爬滿了船,但并不妨礙兩人之間的心靈交流。"心眼在郎邊"表達了詩人對愛人的深情和傾心之意。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以情感交流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愛情的熱切和渴望。讀者在欣賞這首詩的同時,也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柔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心眼在郎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líng chūn shuāng diào
武陵春(雙調)
qiū rǎn qīng xī tiān wài shuǐ, fēng zhào cǎi líng hái.
秋染青溪天外水,風棹采菱還。
bō shàng féng láng mì yì chuán.
波上逢郎密意傳。
yǔ jìn gé cóng lián.
語近隔叢蓮。
xiāng kàn wàng què guī lái lù, zhē rì xiǎo hé yuán.
相看忘卻歸來路,遮日小荷圓。
líng màn suī duō bù shàng chuán.
菱蔓雖多不上船。
xīn yǎn zài láng biān.
心眼在郎邊。
“心眼在郎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