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樹去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樹去程”全詩
欲上征鞍,更掩翠簾相眄。
惜彎彎淺黛長長眼。
奈畫閣歡游,也學狂花亂絮輕散。
水影橫池館。
對靜夜無人,月高云遠。
一餉凝思,兩袖淚痕還滿。
恨私書、又逐東風斷。
縱西北層樓萬尺,望重城那兒。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卜算子慢(歇指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卜算子慢(歇指調)》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溪山別意,煙樹去程,
日落采蘋春晚。
欲上征鞍,更掩翠簾相眄。
惜彎彎淺黛長長眼。
奈畫閣歡游,也學狂花亂絮輕散。
水影橫池館。
對靜夜無人,月高云遠。
一餉凝思,兩袖淚痕還滿。
恨私書、又逐東風斷。
縱西北層樓萬尺,望重城那兒。
中文譯文:
溪山別有深意,煙樹遙遠離去,
太陽落下,采摘春天晚霞。
欲上馬鞍,又掩住翠色的窗簾,相互凝視。
可惜那雙雙彎彎的深邃的眼睛。
畫閣中人愉快地游玩,
仿佛學習狂花和飛舞的絨絮輕輕散開。
水中倒映著池塘和宮殿。
對著靜謐的夜晚,沒有他人,月亮高懸云端。
一餉思緒凝結,兩袖子上有淚痕印記。
悔恨寫給私人的信,卻又被東風吹散。
縱然西北方層樓高萬尺,望著那座重重城池,那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和抒發個人情感為主題,以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為表達方式。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色中的溪山、煙樹、日落、春晚等元素,表達了對離別和遙遠的思念之情。他渴望上馬啟程,但又不舍得離開愛人,雙方默默凝視,相互眷戀。詩中的“彎彎淺黛長長眼”描繪了詩人愛人的美麗深邃的眼睛,表達了對她的眷戀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在畫閣中歡游,仿佛學習了狂花和絨絮輕飄散的方式,表現了他內心的狂放和自由之情。水面上的倒影和靜夜中的月亮增添了一種寧靜和遙遠的感覺。
最后幾句描述了詩人的思緒和內心的痛苦。他懊悔寫給私人的信件,卻又無法傳達,因為東風已經將它們吹散。詩人抒發了對離別和思念的痛苦之情,同時表達了對社會和現實的無奈和失望。最后的兩句表達了對重重城池的遠望,意味著對現實世界的無法逃避和無法超越的感嘆。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色和表達個人情感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手法,將自然景色與內心情感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離別和失落的情感的描繪。同時,詩中還流露出對社會現實和個人命運的無奈和不滿,展現了詩人對自我和現實的深刻思考。整首詩以清新、細膩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內心情感,既展示了詩人的感知能力,又表達了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和感慨。
“煙樹去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suàn zǐ màn xiē zhǐ diào
卜算子慢(歇指調)
xī shān bié yì, yān shù qù chéng, rì luò cǎi píng chūn wǎn.
溪山別意,煙樹去程,日落采蘋春晚。
yù shàng zhēng ān, gèng yǎn cuì lián xiāng miǎn.
欲上征鞍,更掩翠簾相眄。
xī wān wān qiǎn dài cháng cháng yǎn.
惜彎彎淺黛長長眼。
nài huà gé huān yóu, yě xué kuáng huā luàn xù qīng sàn.
奈畫閣歡游,也學狂花亂絮輕散。
shuǐ yǐng héng chí guǎn.
水影橫池館。
duì jìng yè wú rén, yuè gāo yún yuǎn.
對靜夜無人,月高云遠。
yī xiǎng níng sī, liǎng xiù lèi hén hái mǎn.
一餉凝思,兩袖淚痕還滿。
hèn sī shū yòu zhú dōng fēng duàn.
恨私書、又逐東風斷。
zòng xī běi céng lóu wàn chǐ, wàng zhòng chéng nà ér.
縱西北層樓萬尺,望重城那兒。
“煙樹去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