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愿弦絲無斷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愿弦絲無斷絕”全詩
露濕潯陽江上月。
不知商婦為誰愁,一曲行人留晚發。
畫堂花入新聲別。
紅蕊調高彈未徹。
暗將深意語膠弦,長愿弦絲無斷絕。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木蘭花(晏觀文畫堂席上·般涉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蘭花(晏觀文畫堂席上·般涉調)》是宋代張先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檀槽碎響金絲撥。
露濕潯陽江上月。
不知商婦為誰愁,
一曲行人留晚發。
畫堂花入新聲別,
紅蕊調高彈未徹。
暗將深意語膠弦,
長愿弦絲無斷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關于木蘭花的故事。詩中以音樂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行人在夜晚離去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木蘭花和琴弦都成為情感的象征,通過音樂的表達,將作者內心的感受傳達出來。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音樂的意象和寫景的手法,通過琴聲和花朵,抒發了作者對行人的離別之情。首兩句“檀槽碎響金絲撥,露濕潯陽江上月”描繪了演奏琴聲的情景,檀木琴槽發出悅耳的聲音,夜晚的露水濕潤著潯陽江上的月光。接下來的兩句“不知商婦為誰愁,一曲行人留晚發”表達了商婦對行人離去的無盡思念,行人留下演奏一曲后才離開。這里商婦被用來象征愛人,行人是離別的人,他們之間的情愫在音樂中得以傳達。
后兩句“畫堂花入新聲別,紅蕊調高彈未徹,暗將深意語膠弦,長愿弦絲無斷絕”通過音樂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畫堂花插在新聲別上,紅蕊的音調高昂,但卻未能完全發揮出來。作者在膠弦中隱約傳遞出深意的話語,表達了他對琴弦的希望,希望琴弦的聲音能夠持續下去,不會中斷。
整首詩詞將音樂與離別的情感相結合,通過對木蘭花和琴弦的描寫,將作者的內心感受細膩地表達出來。通過音樂的形式,詩人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豐富的情感,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和感受到離別的憂傷。
“長愿弦絲無斷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yàn guān wén huà táng xí shàng bān shè diào
木蘭花(晏觀文畫堂席上·般涉調)
tán cáo suì xiǎng jīn sī bō.
檀槽碎響金絲撥。
lù shī xún yáng jiāng shàng yuè.
露濕潯陽江上月。
bù zhī shāng fù wèi shuí chóu, yī qǔ xíng rén liú wǎn fā.
不知商婦為誰愁,一曲行人留晚發。
huà táng huā rù xīn shēng bié.
畫堂花入新聲別。
hóng ruǐ diào gāo dàn wèi chè.
紅蕊調高彈未徹。
àn jiāng shēn yì yǔ jiāo xián, zhǎng yuàn xián sī wú duàn jué.
暗將深意語膠弦,長愿弦絲無斷絕。
“長愿弦絲無斷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