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恨野橋風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恨野橋風便”全詩
隨處是、離亭別宴。
紅翠成輪歌未遍。
已恨野橋風便。
此去濟南非久,惟有鳳池鸞殿。
三月花飛幾片。
又減卻、芳菲過半。
千里恩深云海淺。
民愛比、春流不斷。
更上玉樓西,歸雁與、征帆共遠。
分類: 離亭宴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離亭宴(公擇別吳興·般涉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離亭宴(公擇別吳興·般涉調)》是宋代張先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捧黃封詔卷。隨處是、離亭別宴。
我手捧著帝王的詔書,到處都是離別之情,宴會的場景。
紅翠成輪歌未遍。已恨野橋風便。
美酒未被盡興,已經對野橋上的風感到遺憾。
此去濟南非久,惟有鳳池鸞殿。
離開這里去往濟南,并不會很久,唯有在濟南的鳳池鸞殿才能留住我的心。
三月花飛幾片。又減卻、芳菲過半。
三月花開時花瓣飄零,芳香減半。
千里恩深云海淺。民愛比、春流不斷。
千里之外,恩情深厚,云海淺薄。人民的愛比得上春天的流水,永不停息。
更上玉樓西,歸雁與、征帆共遠。
再往西上玉樓,歸雁和遠行的帆船一同向遠方飛去。
這首詩詞以離別之情為主題,描繪了宴會上的離別場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痛感和對濟南鳳池鸞殿的眷戀之情。通過描繪花開花謝、恩情深厚、人民的愛和遠行的歸雁和帆船,詩人表達了對離別的悲涼和對遠方的渴望。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唯美,通過自然景物和離別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對遠方的向往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和意象,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性和感染力。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離情別緒,同時也表達了對家鄉和遠方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已恨野橋風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 tíng yàn gōng zé bié wú xīng bān shè diào
離亭宴(公擇別吳興·般涉調)
pěng huáng fēng zhào juǎn.
捧黃封詔卷。
suí chù shì lí tíng bié yàn.
隨處是、離亭別宴。
hóng cuì chéng lún gē wèi biàn.
紅翠成輪歌未遍。
yǐ hèn yě qiáo fēng biàn.
已恨野橋風便。
cǐ qù jǐ nán fēi jiǔ, wéi yǒu fèng chí luán diàn.
此去濟南非久,惟有鳳池鸞殿。
sān yuè huā fēi jǐ piàn.
三月花飛幾片。
yòu jiǎn què fāng fēi guò bàn.
又減卻、芳菲過半。
qiān lǐ ēn shēn yún hǎi qiǎn.
千里恩深云海淺。
mín ài bǐ chūn liú bù duàn.
民愛比、春流不斷。
gèng shàng yù lóu xī, guī yàn yǔ zhēng fān gòng yuǎn.
更上玉樓西,歸雁與、征帆共遠。
“已恨野橋風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