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烏弄影畫船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烏弄影畫船移”全詩
千騎擁、萬人隨。
風烏弄影畫船移。
歌時淚,和別怨,作秋悲。
寒潮小,渡淮遲。
吳越路、漸天涯。
宋王臺上為相思。
江云下,日西盡,雁南飛。
分類: 芳草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芳草渡(般涉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芳草渡(般涉調)》
朝代:宋代
作者:張先
雙門曉鎖響朱扉。
千騎擁、萬人隨。
風烏弄影畫船移。
歌時淚,和別怨,作秋悲。
寒潮小,渡淮遲。
吳越路、漸天涯。
宋王臺上為相思。
江云下,日西盡,雁南飛。
中文譯文:
清晨,雙扉朱門被鎖。
千騎護送,萬人相隨。
風烏嬉戲,畫船徐行。
歌唱的時候淚水滑落,唱和別離的怨憤,寫下秋天的悲傷。
寒潮微微,渡過淮河稍晚。
吳越之路逐漸通向天涯。
在宋王的臺上為相思而憂愁。
江上的云彩漸漸散去,太陽西落,候鳥向南飛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離別的場景,以及對離別的思念和悲傷之情。詩人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通過描寫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雙門曉鎖響朱扉"描繪了清晨時雙扉被鎖住的情景,為詩歌的開場營造了一種壓抑的氛圍。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離別時的盛況,千騎護送,萬人隨行,形容了離別的場面莊重而壯觀。
"風烏弄影畫船移"這句意象豐富,通過風烏的嬉戲和畫船的移動,給人一種離別時的凄涼和深情的感覺。
接下來的幾句"歌時淚,和別怨,作秋悲"表達了詩人在歌唱的時候流淚,唱和別離的怨憤,以及對秋天的悲傷。這些情感交織在一起,增加了詩歌的感染力和情感厚重度。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渡江過程中的情景,寒潮微微,渡江稍晚,吳越之路通向天涯。這些描寫呈現出一種離別的苦澀和渡江的困難。
最后兩句"宋王臺上為相思,江云下,日西盡,雁南飛"表達了詩人在宋王臺上憂愁相思之情,江上的云彩漸漸散去,太陽西落,候鳥向南飛翔,進一步加深了詩歌的離別主題和哀傷情感。
整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展現了離別時的情感和景物的變化,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未來的無奈,表達了一種深沉而真摯的悲傷情感。
“風烏弄影畫船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g cǎo dù bān shè diào
芳草渡(般涉調)
shuāng mén xiǎo suǒ xiǎng zhū fēi.
雙門曉鎖響朱扉。
qiān qí yōng wàn rén suí.
千騎擁、萬人隨。
fēng wū nòng yǐng huà chuán yí.
風烏弄影畫船移。
gē shí lèi, hé bié yuàn, zuò qiū bēi.
歌時淚,和別怨,作秋悲。
hán cháo xiǎo, dù huái chí.
寒潮小,渡淮遲。
wú yuè lù jiàn tiān yá.
吳越路、漸天涯。
sòng wáng tái shàng wèi xiāng sī.
宋王臺上為相思。
jiāng yún xià, rì xī jǐn, yàn nán fēi.
江云下,日西盡,雁南飛。
“風烏弄影畫船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