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巾掩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羅巾掩淚”全詩
那堪更、別離情緒。
羅巾掩淚,任粉痕沾污。
爭奈向、千留萬留不住。
玉酒頻傾,宿眉愁聚。
空腸斷、寶箏弦柱。
人間后會,又不知何處。
魂夢里、也須時時飛去。
分類: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殢人嬌》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殢人嬌》是宋代文學家晏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二月春風,正是楊花滿路。
如何能夠忍受別離之情?
用羅巾掩淚,卻無法避免淚痕的污染。
無論怎樣挽留,千言萬語都無法挽留住他。
頻頻傾玉酒,宿眉聚集愁思。
心中的空虛像是斷掉的寶箏琴弦。
在人間再相會,卻不知何處相逢。
在夢中的靈魂也需要時常飛去。
這首詩詞表達了離別之情和無奈之感。詩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春風吹拂著滿地的楊花,但這樣美好的景象卻無法抵擋離別的傷感。詩中的主人公用羅巾遮住淚水,但淚痕卻難以掩蓋。無論怎樣努力挽留,也無法阻止離別的發生。詩人借用玉酒和宿眉來象征心中的愁思和憂傷。詩的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于再次相會的期待,但又不知道何時何地才能再次相逢。即使在夢中,靈魂也需要時常飛去,離開現實的痛苦。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描述離別的傷感情緒,表達了人們在面對離別時的無奈和心靈的空虛。詩中運用了細膩的意象和富有感情的語言,使讀者能夠深切地感受到離別的痛苦和無奈。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晏殊獨特的詩歌才華和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力。
“羅巾掩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ì rén jiāo
殢人嬌
èr yuè chūn fēng, zhèng shì yáng huā mǎn lù.
二月春風,正是楊花滿路。
nà kān gèng bié lí qíng xù.
那堪更、別離情緒。
luó jīn yǎn lèi, rèn fěn hén zhān wū.
羅巾掩淚,任粉痕沾污。
zhēng nài xiàng qiān liú wàn liú bú zhù.
爭奈向、千留萬留不住。
yù jiǔ pín qīng, sù méi chóu jù.
玉酒頻傾,宿眉愁聚。
kōng cháng duàn bǎo zhēng xián zhù.
空腸斷、寶箏弦柱。
rén jiān hòu huì, yòu bù zhī hé chǔ.
人間后會,又不知何處。
hún mèng lǐ yě xū shí shí fēi qù.
魂夢里、也須時時飛去。
“羅巾掩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