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底離愁三月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底離愁三月雨”全詩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玉樓春·春恨翻譯及注釋
翻譯
在綠楊垂柳、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侶輕易地拋下我就登程遠去。樓頭的鐘聲驚醒了五更的殘夢,心頭的離愁就像灑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無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惱,一寸相思愁緒竟化作了萬縷千絲。天涯地角再遠也有窮盡終了那一天,只有懷人的愁思卻是無限綿長、沒有盡期啊。
注釋
⑴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木蘭花”。
⑵長亭路:送別的路。長亭:古代驛路上建有供行人休息的亭子。《白帖》:“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⑶年少拋人:人被年少所拋棄,言人由年少變為年老。
⑷殘夢:未做完的夢。
⑸五更鐘、三月雨:都是指思念人的時候。
⑹一寸:指愁腸。還:已經。千萬縷:千絲萬縷。比喻離恨無窮。
玉樓春·春恨鑒賞
凄凄的哀怨與靜靜的相思是晏殊這首詞所歌詠的主題。它不僅飽含著詞人對離愁別怨的感嘆,更婉轉地表明了深切的人生哲理。
“綠楊芳草長亭路”,上片起句寫春景、別亭和去路,用以襯托人的感情。因為就是在這芳草連天、綠楊茂密的長亭外、古道邊,那年少的游子與自己的心上人告別了。無邊的“綠楊芳草”所描繪出的一派春光春景,給離別愁怨的抒發創造了廣闊的空間。次句“年少拋人容易去”,是寫一位少年在未解離情之苦時,離別總是那樣匆忙和輕而易舉。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他深感惋惜。“容易”二字里既有著少年對昔日的追悔,也有著他至今依舊的尋覓。“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二句,極寫相思之苦,哀怨之切。殘夢依稀,鐘鼓傷情;細雨迷蒙,離情更苦,這正是那被拋棄的真情的悲哀。這兩句不僅有著音節對仗工整之妙,更表現了幽咽婉轉的意境之美。纏綿含蓄的輕歌低嘆,真切渾成的著意抒發,把暮春三月的細雨,五更的殘夢,樓頭離人花下的寂寞,連同所有的相思都勾連成一片,縹渺輕飏,茫茫無際。
下片起首二句,“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強烈的對比,把那夢魂牽繞的深情寫了出來。前一句直言多情苦,并且認定這種痛苦又遠非“無情”所能代的;即使自身想得到解脫,作者的無情也只能是“多情卻似總無情”的“無情”,因此依舊無法排遣那無盡的相思之苦。“一寸還成千萬縷”,極言多情。一寸情思尚可化為千萬縷的情絲,那么無盡的多情,會化為無數情絲。這二句欲揚先抑,故意寫出“無情”的“不似”,用以突出多情之苦。“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這兩句詞是說無盡的情思天長地久,萬古長存。正像李后主所說的“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一切萬物都會有窮盡之時,而唯有那人間的真情才永無休止,永無盡頭。因而這無盡的相思,才值得永遠地歌吟。
玉樓春·春恨賞析
此詞抒寫人生離別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從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無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發出來的感慨。整首詞感情真摯,情調凄切,抒情析理,綽約多姿,有著迷人的藝術魅力。作者抒發人生感慨時成功地使用了夸張手法,更增添了詞的藝術感染力。
上片首句寫景,時間是綠柳依依的春天,地點古道長亭,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兩人分別之處。
“年少”句敘述臨行之際,閨女空自淚眼相看,無語凝咽,而“年少”的他卻輕易地棄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婦的“所歡”,也即“戀人”,據趙與時《賓退錄》記載,“晏叔原見蒲傳正曰:‘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傳正曰:‘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叔原曰:‘公謂年少為所歡乎,因公言,遂解得樂天詩兩句:欲留所歡待富貴,富貴不來所歡去。’傳正筆而悟。余按全篇云云,蓋真謂所歡者,與樂天‘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這是晏幾道為其父此詞“年少”語所作的無謂辯解。實際上,此詞寫思婦閨怨,用的的確是“婦人語”。
“樓頭”兩句,把思婦的思念之意生動地描繪出來,從相反方面說明“拋人去”者的薄情。白晝逝去,黑夜降臨,她轉輾反側,很久之后才悠悠進入睡鄉,但很快就被五更鐘聲驚破了殘夢,使她重又陷入無邊的失望;窗外,飄灑著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帶著離愁紛紛落下。“殘夢”和“落花”這里都是用來曲折地抒發懷人之情,語言工致勻稱。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稱其“婉轉纏綿,深情一往,麗而有則,耐人尋味”。
下片用反語,先以無情與多情作對比,繼而以具體比喻從反面來說明。“無情”兩句,用反語以加強語意。先說無情則無煩惱,因此多情還不如無情,從而反托出“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深衷:“一寸”指心,柳絲縷縷,拂水飄綿,最識離懷別苦。兩句意思是說,無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絲萬縷,蘊含著千愁萬恨。詞意來自李煜“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蝶戀花》)。
末兩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盡頭,故云“有窮時”。然而,別離之后的相思之情,卻是無窮無盡的,正所謂“只有相思無盡處”。這里通過比較來體現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對于那個薄幸年少,卻毫無埋怨之語。此詞寫閨怨,頗具婉轉流利之致,詞中不事藻飾,沒有典故,除首兩句為敘述,其余幾句不論是用比喻,還是用反語,用夸張,都是通過白描手段反映思婦的心理活動,亦即難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花底離愁三月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lóu chūn chūn hèn
玉樓春·春恨
lǜ yáng fāng cǎo cháng tíng lù, nián shào pāo rén róng yì qù.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lóu tóu cán mèng wǔ gēng zhōng, huā dǐ lí chóu sān yuè yǔ.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wú qíng bù shì duō qíng kǔ, yī cùn hái chéng qiān wàn lǚ.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tiān yá dì jiǎo yǒu qióng shí, zhǐ yǒu xiāng sī wú jìn chù.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花底離愁三月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