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容水色西湖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容水色西湖好”全詩
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
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翻譯及注釋
翻譯
西湖風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鮮麗。鷗鳥白鷺安穩地睡眠,它們早就聽慣了不停的管弦樂聲。 那風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鋪成的田野,有誰還會羨慕乘鸞飛升成仙呢,這時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注釋
⑴云物:云彩、風物。
⑵瓊田:傳說中的玉田。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賞析
此詞描寫西湖的天光水色,側重于月色下的西湖,尤其著意刻畫了一幅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西湖夜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現實人生的深深熱愛和眷戀,反映了歐公晚年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詞的上片著力表現西湖的恬靜脫俗。詞人用鷗鷺閑眠來烘托,一方面突出西湖的靜謐,另一方面暗示西湖的游客的高雅脫俗,沒有功利之心:盡管游人往來、管弦聲聲,但是鷗鷺毫不戒備,依然安睡。
詞一開始,作者便充滿喜悅之情地衷心贊美西湖。湖上的“鷗鷺閑眠”,表明已經是夜晚。宋代士大夫們游湖,習慣帶上歌妓,絲竹管弦,極盡游樂之興。
鷗鷺對于這些管弦歌吹之聲,早已聽慣不驚。這一方面表明歐公與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間;另一方面也間接表現了歐公退隱之后,已無機心,故能與鷗鷺相處。相傳古時海邊有個喜愛鷗鳥的人,每天早上到海邊,鷗鳥群集,與之嬉戲。歐公引退之后,歡度晚年,胸懷坦蕩,與物有情,故能使鷗鷺忘機。
詞的下片寫月下西湖的景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歡悅之情。雖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態,但比較而言要數“風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詩意了。清風徐徐,月光皎潔,湖水澄澈,晶瑩透明,月光一照,閃閃發光。這時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廣袤無際,好似“一片瓊田”。“瓊田”即神話傳說中的玉田,此處指月光照映下瑩碧如玉的湖水。
這種境界會使人感到遠離塵囂,心曠神怡。人在此時此境中,很容易產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誰還愿意乘著驂鸞做神仙呢!后來張孝祥過洞庭湖作《念奴嬌》云“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且曰“妙處難與君說 ”,同此境界,同此會心。
這首詞通篇寫景,景中寓情,反映的雖是個人生活感受和剎那間的意緒波動,但詞境清雋疏澹,一掃宋初詞壇上殘余的“花間”習氣。全詞意境開闊,明麗曉暢,清新質樸,讀來確有耳目一新之感。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歐陽修晚年。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歐陽修移知潁州,“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于是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也。邇來俯仰二十年間······思潁之念未嘗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時時見于文字也”(《思潁詩后序》)。并與梅堯臣相約,買田于潁,以便日后退居。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歐陽修出知亳州,特意繞道潁州,“蓋將謀歸休之計也。乃發舊稿,得自南京以后詩十余篇,皆思穎之作,以見予拳拳于穎者非一日也” (《思潁詩后序》)。數年后,終于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得以如愿歸居潁州。幾次游覽后,創作了十首《采桑子》。這是其中之一。“天容水色西湖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tiān róng shuǐ sè xī hú hǎo, yún wù jù xiān.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
ōu lù xián mián, yīng guàn xún cháng tīng guǎn xián.
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fēng qīng yuè bái piān yí yè, yī piàn qióng tián.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
shuí xiàn cān luán, rén zài zhōu zhōng biàn shì xiān.
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天容水色西湖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