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芳菲看欲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月芳菲看欲暮”全詩
胭脂淚灑梨花雨。
寶馬繡軒南陌路。
笙歌舉。
踏青斗草人無數。
強欲留春春不住。
東皇肯信韶容故。
安得此身如柳絮。
隨風去。
穿簾透幕尋朱戶。
分類: 漁家傲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漁家傲》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家傲》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歐陽修。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三月芳菲看欲暮,
胭脂淚灑梨花雨。
寶馬繡軒南陌路,
笙歌舉,踏青斗草人無數。
強欲留春春不住,
東皇肯信韶容故。
安得此身如柳絮,
隨風去,穿簾透幕尋朱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漁家的傲慢和對春光的追求。詩人歐陽修以鮮明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他對春天逝去的感嘆和對美好時光的渴望。
賞析:
首句“三月芳菲看欲暮”展示了春天即將過去的景象,花朵開始凋謝,春天的美景即將消失。接著,“胭脂淚灑梨花雨”,表現了女子的傷感和眼淚,使得春天的美景更顯凄美。
第二句“寶馬繡軒南陌路”描繪了富貴人家的場景,寶馬車駛過南邊的道路,暗示了春天的盛景和喧鬧。
第三句“笙歌舉,踏青斗草人無數”描述了人們在春天外出游玩的歡樂場景,笙歌聲中,人們踏青賞花,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接下來的兩句“強欲留春春不住,東皇肯信韶容故”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留戀和對時間的無奈。詩人渴望將春天留住,但春天卻不會停留,東皇(指太陽)也不會因為美麗的春容而停頓。
最后兩句“安得此身如柳絮,隨風去,穿簾透幕尋朱戶”表達了詩人希望自己能像柳絮一樣輕盈,隨風而去,穿過窗簾找到紅色的家門。這里的“朱戶”可能是指歐陽修自己的家門,也可以理解為對美好歸宿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對逝去春光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對人生變遷和時光消逝的思考和反思。詩詞中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得整首作品充滿了情感和意境,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三月芳菲看欲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iā ào
漁家傲
sān yuè fāng fēi kàn yù mù.
三月芳菲看欲暮。
yān zhī lèi sǎ lí huā yǔ.
胭脂淚灑梨花雨。
bǎo mǎ xiù xuān nán mò lù.
寶馬繡軒南陌路。
shēng gē jǔ.
笙歌舉。
tà qīng dòu cǎo rén wú shù.
踏青斗草人無數。
qiáng yù liú chūn chūn bú zhù.
強欲留春春不住。
dōng huáng kěn xìn sháo róng gù.
東皇肯信韶容故。
ān dé cǐ shēn rú liǔ xù.
安得此身如柳絮。
suí fēng qù.
隨風去。
chuān lián tòu mù xún zhū hù.
穿簾透幕尋朱戶。
“三月芳菲看欲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