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宮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孫武宮中”全詩
催促牡丹歸去。
孫武宮中,石崇樓下,多情怎生為主。
真疑洛浦。
云水算、杳無重數。
獨倚闌干凝佇。
香片亂沾塵土。
爭似當初,不曾相見,免恁惱人腸肚。
綠叢無語。
空留得、寶刀翦處。
分類: 剔銀燈
作者簡介(杜安世)

杜安世,生卒不詳,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字壽域,(一作名壽 ,字安世)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載《杜壽域詞》一卷,謂“京兆杜安世撰,未詳其人,詞亦不工”;列于張先后、歐陽修前。黃升《花庵詞選》云:字安世,名壽域。有陸貽典校本《杜壽域詞》。與《四庫總目提要》卷200,謂其詞“往往失之淺俗,字句尤多湊泊”。慢詞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庫總目》傳于世。有《壽域詞》一卷。
《剔銀燈》杜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剔銀燈》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杜安世。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昨夜一場風雨。
催促牡丹歸去。
孫武宮中,石崇樓下,
多情怎生為主。
真疑洛浦。
云水算、杳無重數。
獨倚闌干凝佇。
香片亂沾塵土。
爭似當初,不曾相見,
免恁惱人腸肚。
綠叢無語。
空留得、寶刀翦處。
詩意:
《剔銀燈》描繪了一場風雨過后的景象。詩中提到昨夜的風雨,牡丹花被催促回歸。在孫武宮和石崇樓附近,詩人感到自己的多情之感無法成為主宰。他真的懷疑自己是否置身于洛浦(洛陽的別稱),因為云水之間的景色難以計數。詩人獨自倚在欄桿上,凝視著遠處,香片已經亂落塵土。與當初不曾相見相比,這樣的情景令人心煩腸斷。綠叢中沒有聲音,只有留在寶刀翦過的地方。
賞析:
《剔銀燈》通過描繪風雨過后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詩中運用了形象細膩的描寫,如牡丹花歸去、云水杳無重數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自然景色的變幻和詩人內心情感的起伏。詩人通過多情怎生為主的疑問,表達了自己感情的無奈和無法掌控的感覺。他倚在欄桿上凝望遠方,表現出憂郁的心情和對過去的留戀。最后,詩中的綠叢無語和寶刀翦處的留痕,給人以深思,似乎暗示了歲月流轉中的無常和生命的短暫。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詩人內心紛繁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孫武宮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ī yín dēng
剔銀燈
zuó yè yī chǎng fēng yǔ.
昨夜一場風雨。
cuī cù mǔ dān guī qù.
催促牡丹歸去。
sūn wǔ gōng zhōng, shí chóng lóu xià, duō qíng zěn shēng wéi zhǔ.
孫武宮中,石崇樓下,多情怎生為主。
zhēn yí luò pǔ.
真疑洛浦。
yún shuǐ suàn yǎo wú chóng shù.
云水算、杳無重數。
dú yǐ lán gān níng zhù.
獨倚闌干凝佇。
xiāng piàn luàn zhān chén tǔ.
香片亂沾塵土。
zhēng shì dāng chū, bù céng xiāng jiàn, miǎn nèn nǎo rén cháng dù.
爭似當初,不曾相見,免恁惱人腸肚。
lǜ cóng wú yǔ.
綠叢無語。
kōng liú dé bǎo dāo jiǎn chù.
空留得、寶刀翦處。
“孫武宮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