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無色可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都無色可并”全詩
都無色可并。
萬里晴天何處來。
真是屑瓊瑰。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甘露歌》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甘露歌》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整日含著毫無法得到表達的情感,難以找到可以與之媲美的事物。世間沒有一樣東西能與之相比。在這無邊無際的晴朗天空中,這真是一朵微不足道的瓊瑰。
詩意:
《甘露歌》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情感的無法言說和無以比擬的獨特性。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將內心情感與外在事物相對照,以突顯內心的特殊和珍貴。詩詞的標題中的"甘露"象征著美好的事物,而詩中所描述的景物則是詩人內心情感的具象化,強調了情感的珍貴和獨特性。
賞析:
這首詩詞以抽象的方式表達了情感的深邃和無法言說的特點。詩人通過使用"含毫"和"無色可并"這樣的詞語,表達了他內心情感的微妙和無法準確表達的困擾。他感嘆自己無法找到能夠與之媲美的事物,強調了情感的獨特性和無法復制的珍貴性。
在詩詞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繪晴朗的天空和一朵微不足道的瓊瑰,突出了情感的微小和不起眼。這種對比營造了一種詩意的張力,使讀者感受到情感的寶貴和獨特之處。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抽象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內心情感的深遠和無法言說的特性,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總體而言,王安石的《甘露歌》通過抽象的表達手法,以及對情感和自然景觀的對比,展示了情感的珍貴、獨特和難以言喻的特點,給人以沉思和感悟。
“都無色可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n lù gē
甘露歌
jǐn rì hán háo nán bǐ xīng.
盡日含毫難比興。
dōu wú sè kě bìng.
都無色可并。
wàn lǐ qíng tiān hé chǔ lái.
萬里晴天何處來。
zhēn shì xiè qióng guī.
真是屑瓊瑰。
“都無色可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