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何年恨即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芳草何年恨即休”全詩
天氣猶寒花未放。
遠思悠悠。
芳草何年恨即休。
仙蹤何處。
此去蓬山多少路。
春靄騰騰。
更在瑤臺十二層。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韋驤)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駿,錢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寧四年,年七十三歲。工詩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進士,除知袁州萍鄉系。歷福建轉連判官,主客郎中。出為變路提刑。建中靖國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宮祠,以左朝議大夫提舉洞霄宮,卒。驤著有文集十八卷,賦二十卷,均《宋史藝文志》并傳于世。
《減字木蘭花(望仙詞)》韋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望仙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韋驤。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危樓引望。
天氣依然寒冷,花兒還未綻放。
我遠遠地思緒萬千。
芬芳的草地,何時才能停止憂愁。
仙人的蹤跡在哪里?
我將離開這茫茫蓬萊山,走過多少路程。
春天的薄霧彌漫著。
美麗的瑤臺層層疊疊地存在。
詩意:
這首詩詞以望仙為主題,表達了詩人渴望與仙人相會的愿望。詩中描繪了危樓中詩人引望的情景,敘述了天氣依然寒冷,花兒未開放的景象。詩人思緒萬千,遠離塵世的憂愁。他渴望找到仙人的蹤跡,同時表達了他將離開平凡的世界,踏上尋找仙人的旅程。最后,詩人描繪了春天的薄霧彌漫在美麗的瑤臺上,展示了仙境的神秘與美麗。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麗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追求仙境的愿望和對仙境的向往。詩中使用了冷寒的天氣和未開放的花朵來烘托詩人的孤寂和追求。通過描寫仙人的蹤跡和蓬萊山的多少路程,詩人展示了他追逐仙境的決心和勇氣。最后,以瑤臺的美麗和神秘作為詩歌的落腳點,給人以遙遠而神秘的感覺。整首詩意境優美,婉轉動人,展示了宋代詩人對仙境的向往和追求的心情。
“芳草何年恨即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wàng xiān cí
減字木蘭花(望仙詞)
wēi lóu yǐn wàng.
危樓引望。
tiān qì yóu hán huā wèi fàng.
天氣猶寒花未放。
yuǎn sī yōu yōu.
遠思悠悠。
fāng cǎo hé nián hèn jí xiū.
芳草何年恨即休。
xiān zōng hé chǔ.
仙蹤何處。
cǐ qù péng shān duō shǎo lù.
此去蓬山多少路。
chūn ǎi téng téng.
春靄騰騰。
gèng zài yáo tái shí èr céng.
更在瑤臺十二層。
“芳草何年恨即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