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度無題初借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前度無題初借問”全詩
前度無題初借問。
暖風鞭袖盡閑垂,微月簾櫳曾暗認。
梅花未足憑芳信。
弦語豈堪傳素恨。
翠眉饒似遠山長,寄與此愁顰不盡。
分類: 玉樓春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玉樓春》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樓春》是宋代文學家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斑騅路與陽臺近。
前度無題初借問。
暖風鞭袖盡閑垂,
微月簾櫳曾暗認。
梅花未足憑芳信。
弦語豈堪傳素恨。
翠眉饒似遠山長,
寄與此愁顰不盡。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寂靜而憂郁的春景。詩人站在陽臺上,望著斑騅路旁的景物,思緒回到曾經的往事。他曾經無題地借問過一些事情,現在暖風吹拂著他的袖子,他的心情放松下來。微弱的月光透過簾櫳,仿佛也在默默地認可他的心情。然而,梅花的芬芳并不能完全讓他信任,琴弦的聲音也不能傳達他內心的深情。詩人的眉眼如同遠山般深邃,將他的憂愁寄托在此,但愁顰卻無法盡情舒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過去的回憶和對現實的矛盾感受。陽臺、斑騅路、暖風、微月等元素都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憂郁的春景氛圍。詩人借景抒懷,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傳達出一種離愁別緒的情感。
詩中的反問和對比手法也增加了詩詞的表現力。梅花未足憑芳信,弦語豈堪傳素恨,詩人用這樣的表達方式表明了自己對于外界事物的不信任,以及語言無法完全表達內心情感的苦悶。同時,詩人將自己的愁思與翠眉相比,形容得似遠山般長久,表達出自己內心深處的郁結。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情緒起伏而含蓄。通過對細小事物的描寫,詩人憑借意象的運用,將個人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傳達出一種詩人獨有的離愁別緒。《玉樓春》展示了晏幾道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景物的敏感洞察力,是宋代詩詞中的珍品之一。
“前度無題初借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lóu chūn
玉樓春
bān zhuī lù yǔ yáng tái jìn.
斑騅路與陽臺近。
qián dù wú tí chū jiè wèn.
前度無題初借問。
nuǎn fēng biān xiù jǐn xián chuí, wēi yuè lián lóng céng àn rèn.
暖風鞭袖盡閑垂,微月簾櫳曾暗認。
méi huā wèi zú píng fāng xìn.
梅花未足憑芳信。
xián yǔ qǐ kān chuán sù hèn.
弦語豈堪傳素恨。
cuì méi ráo shì yuǎn shān cháng, jì yú cǐ chóu pín bù jìn.
翠眉饒似遠山長,寄與此愁顰不盡。
“前度無題初借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