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作高唐夢里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作高唐夢里人”全詩
疑是朝云。
來作高唐夢里人。
應憐醉落樓中帽,長帶歌塵。
試拂香茵。
留解金鞍睡過春。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采桑子》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桑子》是宋代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蘆鞭墜遍楊花陌,
晚見珍珍。疑是朝云。
來作高唐夢里人。
應憐醉落樓中帽,
長帶歌塵。試拂香茵。
留解金鞍睡過春。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色和情感為主題,以采桑子的形象來表達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過往時光的懷念。詩中展現了春天的景象,同時也融入了對愛情和人生的思考。
賞析:
詩的開頭描述了蘆鞭掉落在遍布楊花的小路上,晚上看到一位美麗的女子,疑似朝云一般出現。這位女子來到高唐(指高唐縣,古代的一個地名),仿佛是晏幾道夢中的人物。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女子醉倒在樓中,帽子斜脫,長發散亂如歌塵。這表達了女子的無憂無慮和不羈的性格,也暗示了她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女子的思念和留戀之情。金鞍指代春天,解開金鞍睡過春意味著度過了一個春天。這里可以理解為女子曾在春天與作者一起度過美好時光,作者希望她能留下來,與他一同共度春天。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同時暗含了對愛情的向往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女子形象的描寫,晏幾道將自己的情感與大自然相融合,傳達出對美好事物和人生的熱愛與追求。
“來作高唐夢里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lú biān zhuì biàn yáng huā mò, wǎn jiàn zhēn zhēn.
蘆鞭墜遍楊花陌,晚見珍珍。
yí shì zhāo yún.
疑是朝云。
lái zuò gāo táng mèng lǐ rén.
來作高唐夢里人。
yīng lián zuì luò lóu zhōng mào, zhǎng dài gē chén.
應憐醉落樓中帽,長帶歌塵。
shì fú xiāng yīn.
試拂香茵。
liú jiě jīn ān shuì guò chūn.
留解金鞍睡過春。
“來作高唐夢里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