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秋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寸秋波”全詩
一寸秋波。
千斛明珠覺未多。
小來竹馬同游客,慣聽清歌。
今日蹉跎。
惱亂工夫暈翠蛾。
分類: 采桑子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采桑子》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桑子》是宋代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紅窗碧玉新名舊,
猶綰雙螺。
一寸秋波。
千斛明珠覺未多。
小來竹馬同游客,
慣聽清歌。
今日蹉跎。
惱亂工夫暈翠蛾。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少年男子對紅窗碧玉(指女子)的思念之情。詩人描述了紅窗中坐著一個新娘子,她的美貌如同碧玉一般古老又珍貴。他們的目光交匯,仿佛是一寸秋水波瀾。雖然這位新娘子的美麗堪比千斛明珠,但在詩人眼中,她的美麗仍然不夠。詩人回憶起與這位新娘子一起成長的童年時光,他們曾一起游玩、一起聽清歌,但如今時光已逝,他感到悔恨和沮喪。他被工作的紛擾所困擾,思念之情無法釋懷,就像迷糊的翠蛾一樣困頓。
賞析:
《采桑子》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少年男子對心愛女子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如紅窗碧玉、秋波、明珠等,以表達詩人對女子的美麗和珍貴的贊美。同時,詩人通過描寫童年時光和共同的游玩經歷,進一步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惱亂和困惑,工作的繁忙讓他無法自由地追求愛情和自己的心愿,感到沮喪和困頓。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富有詩情畫意。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了他對愛情和美好時光的渴望,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壓抑和不滿。這首詩詞在情感上與讀者產生共鳴,讓人感受到時光流轉中的無奈和內心的痛苦。同時,詩中的意象和用詞也展示了晏幾道細膩的藝術表達能力,使得整首詩詞在文學價值上有著一定的高度。
“一寸秋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hóng chuāng bì yù xīn míng jiù, yóu wǎn shuāng luó.
紅窗碧玉新名舊,猶綰雙螺。
yī cùn qiū bō.
一寸秋波。
qiān hú míng zhū jué wèi duō.
千斛明珠覺未多。
xiǎo lái zhú mǎ tóng yóu kè, guàn tīng qīng gē.
小來竹馬同游客,慣聽清歌。
jīn rì cuō tuó.
今日蹉跎。
nǎo luàn gōng fū yūn cuì é.
惱亂工夫暈翠蛾。
“一寸秋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