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眼回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淚眼回腸”全詩
依舊巫陽。
鳳簫已遠青樓在,水沈誰、復暖前香。
臨鏡舞鸞離照,倚箏飛雁辭行。
墜鞭人意自凄涼。
淚眼回腸。
斷云殘雨當年事,到如今、幾處難忘。
兩袖曉風花陌,一簾夜月蘭堂。
分類: 風入松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風入松》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入松》是一首宋代晏幾道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陰庭院杏梢墻。
依舊巫陽。
鳳簫已遠青樓在,
水沈誰、復暖前香。
臨鏡舞鸞離照,
倚箏飛雁辭行。
墜鞭人意自凄涼。
淚眼回腸。
斷云殘雨當年事,
到如今、幾處難忘。
兩袖曉風花陌,
一簾夜月蘭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交融,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離別的傷感。
詩的開頭,柳樹的陰影下,庭院墻頭的杏花枝絲依然在風中搖曳,景色依舊美麗。"巫陽"指的是巫山,巫山是古代文人的避暑勝地,這里用來表達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懷念。
接著,詩人提到鳳簫已經遠去,青樓中的人已經改變,水面上的倒影也不再溫柔如前。這里鳳簫和青樓都是古代娛樂場所的象征,表達了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
下一段詩句,描繪了一個女子在鏡子前舞動著仙鶴的形象,倚著箏彈奏,飛雁告別,表達了離別之情。這里的舞鸞、飛雁是象征著女子的形象,通過舞蹈和音樂來表達內心的情感。
然后,詩人描述了一個騎士失意地墜下馬鞭,表達了他內心的凄涼和無奈。墜鞭人意自凄涼,淚眼回腸,表達了離別的痛苦和對往事的回憶。
最后兩句詩,通過"斷云殘雨"的意象,表達了過去的一切都成為了過去的事情,但那些難忘的經歷仍然留在記憶中。"兩袖曉風花陌,一簾夜月蘭堂"描繪了詩人懷念過去時光的情景,曉風中的花香、夜晚中的月光都讓他難以忘懷。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離別的傷感,以及對記憶中難以忘懷的場景的描繪。
“淚眼回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rù sōng
風入松
liǔ yīn tíng yuàn xìng shāo qiáng.
柳陰庭院杏梢墻。
yī jiù wū yáng.
依舊巫陽。
fèng xiāo yǐ yuǎn qīng lóu zài, shuǐ shěn shuí fù nuǎn qián xiāng.
鳳簫已遠青樓在,水沈誰、復暖前香。
lín jìng wǔ luán lí zhào, yǐ zhēng fēi yàn cí xíng.
臨鏡舞鸞離照,倚箏飛雁辭行。
zhuì biān rén yì zì qī liáng.
墜鞭人意自凄涼。
lèi yǎn huí cháng.
淚眼回腸。
duàn yún cán yǔ dāng nián shì, dào rú jīn jǐ chù nán wàng.
斷云殘雨當年事,到如今、幾處難忘。
liǎng xiù xiǎo fēng huā mò, yī lián yè yuè lán táng.
兩袖曉風花陌,一簾夜月蘭堂。
“淚眼回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