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出自宋代蘇軾的《滿庭芳》, 詩句共8個字,詩句拼音為:yuán fēng qī nián sì yuè yī rì,詩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全詩

    《滿庭芳》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余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里二三君子,會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
    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
    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
    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
    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
    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分類: 歸去來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頭像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滿庭芳·歸去來兮翻譯及注釋

    翻譯
    歸去啊,歸去,我的歸宿在哪里?故鄉萬里家難歸,更何況勞碌奔波,身不由己!人生百年已過半,剩下的日子也不多。蹉跎黃州歲月,四年兩閏虛過。膝下孩子,會說楚語,會唱吳歌。何以依戀如許多?山中好友攜酒相送,都來勸我留下。
    面對友人一片冰心,我還有什么可說!人生到底為什么,輾轉奔波如穿梭?唯盼他年閑暇,坐看秋風洛水蕩清波。別了,堂前親種的細柳,請父老,莫剪柔柯。致語再三,晴時替我晾曬漁蓑。

    注釋
    ⑴去黃移汝:離開黃州,改任汝州。
    ⑵雪堂:蘇軾在黃州的居所名,位于長江邊上。
    ⑶仲覽:指李仲覽,即作者友人李翔。
    ⑷岷峨(míné):四川的岷山與峨眉山,此代指作者故鄉。
    ⑸強半:大半。這年蘇軾四十八歲,將近五十歲。
    ⑹坐見:空過了。再閏:陰歷三年一閏,兩閏為六年,作者自元豐二年貶黃州,元豐三年閏九月,六年閏六月,故云再閏。
    ⑺楚語吳歌:黃州一帶語言。黃州古代屬楚國。此言孩子已經會說當地話。
    ⑻社酒:原指春秋兩次祭祀土地神用的酒,此泛指酒。
    ⑼底事:何事。
    ⑽秋風洛水:西晉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想起故鄉吳郡的菰萊,莼羹、鱸魚膾,便棄官而歸,此表示退隱還鄉之志。
    ⑾柔柯(kē):細枝,指柳條。
    ⑿江南父老:指作者鄰里。

    滿庭芳·歸去來兮賞析

      蘇軾作詞,有意與“花間”以來只言閨情瑣事的傳統相異,而盡情地把自已作為高人雅士、作為天才詩人的整個面貌、胸懷與學問從作品中呈現出來。一部東坡詞集,抒情方式與技巧變化多端,因內容的需要而異。其中有一類作品,純任性情,不假雕飾,脫口而出,無窮清新,它們在技巧和章法上看不出有多少創造發明,卻專以真實感人的情緒和渾然天成的結構取勝。這首留別黃州父老的詞即其一例。

      上片開頭三句,起勢十分陡健,作者翹首西望,哀聲長吟,鄉情濃郁感人。首句“歸去來兮”,一字不易地搬用陶淵明《歸去來辭》首句,非常貼切地表達了自已思歸西蜀故里的強烈愿望。這三句中,還包含了一段潛臺詞,讓讀者自去想象補充,這就是:當年陶淵明高唱“歸去來兮”,是歸隱之志已經得以實現之時的歡暢得意之辭,而東坡雖然一心想效法淵明,無奈量移汝州是不可抗拒的“君命”,此時仍在“待罪”之中,不能自由歸去,因此自已吟唱“歸去來兮”僅僅是表示欲歸不得的悵恨而已。接下來“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二句,以時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嘆,加濃了失意思鄉的感情氛圍。上片的后半,筆鋒一轉,撇開滿腔愁思,抒發因在黃州居住五年所產生的對這里的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誼。楚語吳歌,鏗然在耳;雞豚社酒,宛然在目。黃州的語言風俗,黃州的父老鄉親對東坡先生敬之愛之的熱烈場面,以及東坡臨別依依的情懷,都在這一段真切細致的描寫中展露出來了。

      詞的下片,進一步將宦途失意之懷與留戀黃州之意對寫,突出了作者達觀豪爽的可愛性格。過片三句,向父老申說自已不得不去汝州,并嘆息人生無定,來往如梭,表明自已失意坎坷,無法掌握命運的痛苦之情。“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二句,卻一筆湯開,瞻望自已即將到達之地,隨緣自適的思想頓然取代了愁苦之情。一個“閑”字,將上項哀思愁懷化開,抒情氣氛從此變得開朗明澈。從“好在堂前細柳”至篇末,是此詞的最后一個抒情層次,以對黃州雪堂的留戀再次表達了對鄰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囑咐鄰里莫折堂前細柳,懇請父老時時為曬漁蓑,言外之意顯然是:自已有朝一日還要重返故地,再溫習一下這段難忘的生活。措辭非常含蓄,不明說留戀黃州,而留戀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間。

      東坡到黃州,原是以待罪之身來過被羈管的囚徒日子的,但頗得長官的眷顧,居民的親近,加以由于他性情達觀,思想通脫,善于自解,變苦為樂,卻在流放之地尋到了無窮的樂趣。他寒食開海棠之宴,秋江泛赤壁之舟,風流高雅地徜徉了五年之久。一旦言別,必是牽心掛腸于此地的山山水水和男女老幼。由此可見,這首詞抒發的離情,是發自東坡內心的高度真實之情。此篇的優良,就在“情真意切”這四個字上。尤其是上下兩片的后半,不但情致溫厚,屬辭雅逸,而且意象鮮明,宛轉含蓄,是構成這個抒情佳篇的兩個高潮。

    滿庭芳·歸去來兮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因“烏臺詩案”而謫居黃州達五年之久的蘇軾,接到了量移汝州(今河南臨汝)安置的命令。鄰里友人紛紛相送,蘇軾作此詞以示告別。所謂量移,指的是被貶謫遠方的臣子,遇赦酌情移近安置,并非平反復官。對于蘇軾來說,這次雖是從遙遠的黃州調到離京城較近的汝州,但五年前加給他的罪名并未撤銷,官職也仍然是一個“不得簽書公事”的州團練副使,政治處境和實際地位都沒有任何欣喜之感。這一年他已四十八歲,在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由于政治上的風云變幻,他不斷地西去東來,南遷北徙,賞夠了人生的苦味。當此再一次遷徙之際,政治牢騷與思鄉之情交織在他胸中,使他思緒萬千,心潮難平。不過蘇軾畢竟是豪放曠達之士,他不愿也決不會在牢騷與哀愁中沉淪下去。他很快地恢復了自我感覺的平衡,轉而用親切平和的筆調,向黃州父老娓娓動聽地傾訴起依依難舍的別情來。以親密的友情來驅散遷客的苦情,以久慣世路的曠達之懷來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這,就是本篇的感情波瀾的醞釀過程,也是詞章思想內容的核心。南宋周輝《清波雜志》論曰:“居士詞豈無去國懷鄉之感,殊覺哀而不傷。”此評正適合于闡釋這首詞的情感特征。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tíng fāng
    滿庭芳

    yuán fēng qī nián sì yuè yī rì, yú jiāng qù huáng yí rǔ, liú bié xuě táng lín lǐ èr sān jūn zǐ, huì zhòng lǎn zì jiāng dōng lái bié, suì shū yǐ yí zhī.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余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里二三君子,會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
    guī qù lái xī, wú guī hé chǔ? wàn lǐ jiā zài mín é.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
    bǎi nián qiáng bàn, lái rì kǔ wú duō.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
    zuò jiàn huáng zhōu zài rùn, ér tóng jǐn chǔ yǔ wú gē.
    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
    shān zhōng yǒu, jī tún shè jiǔ, xiāng quàn lǎo dōng pō.
    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
    yún hé, dāng cǐ qù, rén shēng dǐ shì, lái wǎng rú suō.
    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
    dài xián kàn qiū fēng, luò shuǐ qīng bō.
    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
    hǎo zài táng qián xì liǔ, yīng niàn wǒ, mò jiǎn róu kē.
    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
    réng chuán yǔ, jiāng nán fù lǎo, shí yǔ shài yú suō.
    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平仄韻腳

    拼音:yuán fēng qī nián sì yuè yī rì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的相關詩句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元豐七年四月一日”出自蘇軾的 《滿庭芳·歸去來兮》,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