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聽潺潺清潁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聽潺潺清潁咽”全詩
空聽潺潺清潁咽。
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草頭秋露流珠滑。
三五盈盈還二八。
與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翻譯及注釋
翻譯
秋霜降后,長淮失去了往日壯闊的氣勢。只聽見潁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傷逝。河上傳來歌聲悠揚,佳人還唱著醉翁的曲詞。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飛電一閃即馳。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瑩圓潤,遺落消失卻不過一瞬。十五的月輪多么皓潔完滿,第二天就會漸漸缺損。和我一樣同醉翁相識,如今還剩有幾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經把所有的人照臨。
注釋
1、次……韻:依次用所和詩的韻作詩,也稱為步韻。
2、歐公:指歐陽修。
3、西湖:此指安徽阜陽西三里的西湖,為潁河合諸水匯流處。
4、長淮:淮河。劉長卿《送沈少府之任淮南》:“一鳥飛長淮,百花滿云夢。”
5、清潁:指潁河,潁水,為淮河重要支流。蘇轍《鮮于子駿諫議哀辭》:“登嵩高兮捫天,涉清穎兮波瀾。”
6、咽:讀“yè”。
7、佳人:潁州地區的歌女。
8、醉翁詞:指歐陽修在穎州做太守時,所寫的歌詠穎州西湖的一些詞。
9、四十三年:歐陽修皇祐元年(1049)知潁州時作《木蘭花令》詞,到蘇東坡次韻作此篇時正好四十三年。
10、電抹:如一抹閃電,形容時光流逝之快.吳潛《滿江紅》:“便使積官居鼎鼐,假饒累官堆金玉,似浮埃,抹電轉頭空,休迷局。”
11、三五:十五日。李益《溪中月下寄揚子尉封亮》:“團團山中月,三五離夕同。”
12、盈盈:美好的樣子。
13、二八:十六日。鮑照《玩月城西門廨中》:“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賞析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上片寫自己泛舟潁河時觸景生情,下片寫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全詞委婉深沉,清麗凄惻,情深意長,表達了對恩師的懷念之情。
“霜馀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穎咽”,上闋起首兩句描寫了作者泛游潁河所見到的景致。潁州有潁河汝水,最終匯于淮河之中。“霜馀”兩字交代作者到潁州時正值深秋,秋高天旱、草木枯萎,潁河也失去了春夏時期波瀾壯闊的氣勢,溫婉細流涓涓而下。水聲潺潺,在作者聽來,如怨如慕,恰恰吻合他此時思念恩師的心情。將河水擬人化的寫法,更顯得情真意切。
“佳人尤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通過寫潁州人對于歐陽修的懷念,表達了詞人自己深切的思念。其中有人生如梭的慨嘆,時間如同閃電一樣快速逝去,只有像歐陽修那樣為人、為政、為文,才能夠長久得被人們銘記。歐陽修在潁州期間,頗有政聲,建樹多多,深得當地父老的敬重與愛戴。潁州父老為了紀念這位文壇巨匠作出的貢獻,不但世代傳唱他在潁州創作的詩詞,還立祠以表懷思。四十三年轉瞬飛逝,而恩師也已駕鶴多年,作者不由得慨嘆時光無情,對先師的懷念有增無減,令人動容。
下闋體例與上闋基本一致,均為由景及情,前面兩句寫潁河的晚景。“草頭秋露流珠滑”,深秋的晚上,已經開始降下露水,露珠晶瑩剔透且圓潤光滑,但卻不能長存。“三五盈盈還二八”點明月亮陰晴圓缺的狀態。南朝鮑照有詩“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南朝蕭統《文選》為其作注釋日:“二八,十六日也。”在這首《木蘭花令》里,詞人以露珠的流逝與月亮的圓缺慨嘆時光飛逝、人生無常,也是對前文“四十三年如電抹”的詮釋。
“與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作者全詞結尾處將主旨進一步明朗化。四十三年過去了,現在能記得醉翁的人還剩下幾個。恐怕只有作者與這倒影在西湖水底的明月。作者以擬人化的手法寫西湖月能“識翁”,含蓄寫出歐陽修在潁州時常常夜游西湖,用西湖見證醉翁在潁州的所有功績。
蘇軾少年求學京城,得到歐陽修的賞識與提攜。后來兩人又政見相同,詩文相和,成為忘年之交。在蘇軾的人生中,歐陽修對其行文、為政、處事,都產生了很大影響。正因如此,作者的慨嘆與思念才顯得情意綿綿、動人肺腑。而此詞更出彩的一點,在于詞人將內心的真情揉碎于水光月色之中,纏綿悱惻,娓娓道來,氤氳進人的內心深處。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追和之詞,所和者為歐陽修詠潁州西湖的《木蘭花令》詞。此詞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八月,時蘇軾知潁州。王安石變法時,蘇軾與韓琦、歐陽修等元老重臣站在守舊的一面,雖攻擊新法,但并沒有全盤加以否定;后來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執政,開始廢除新法,他又與司馬光進行過激烈的辯論,因此又受到舊黨的排斥,只得再度請求外調,先后任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知州。
蘇軾當年京都應試時,歐陽修為主考官,對其文章十分賞識,錄為第二名,曾說:“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又說:“更數十年后,后世無有誦吾文者。”歐陽修的器重和期望,鼓舞著蘇軾終于在詩、詞、散文的創作上幾乎都取得了“獨步天下’’的成就。蘇軾和歐陽修師生情深,來到潁州游覽西湖之時,想起往日歐公所吟西湖之詞,遂步其韻和作此首詞。
“空聽潺潺清潁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lìng cì ōu gōng xī hú yùn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
shuāng yú yǐ shī zhǎng huái kuò.
霜余已失長淮闊。
kōng tīng chán chán qīng yǐng yàn.
空聽潺潺清潁咽。
jiā rén yóu chàng zuì wēng cí, sì shí sān nián rú diàn mǒ.
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cǎo tóu qiū lù liú zhū huá.
草頭秋露流珠滑。
sān wǔ yíng yíng hái èr bā.
三五盈盈還二八。
yǔ yú tóng shì shí wēng rén, wéi yǒu xī hú bō dǐ yuè.
與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空聽潺潺清潁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