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一溪明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惜一溪明月”全詩
及覺,已曉。
亂山蔥蘢,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
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
杜宇一聲春曉。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西江月》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江邊夜景,表達了詩人對美好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逍遙自在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
我喝得酩酊大醉,躺下來就沒多久。待我醒來,天已經亮了。
亂山蔥蘢,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
周圍的山巒錯落有致,流水潺潺作響,讓人感覺仿佛置身于非塵世的境界。
書此語橋柱上。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
我在這座橋柱上寫下這些話。明月照耀下,草地上泛起一層淡淡的波浪,天空中彌漫著微薄的霞光。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車輪上的泥土還未洗凈,美麗的馬兒傲然而行。我想醉酒躺在芳草地上。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
可惜那一輪明亮的月亮,不要讓它的光輝照在碎琉璃上。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解開馬鞍,斜靠在綠柳的橋上。杜宇一聲清脆的鳴叫,宣告著春天的到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邊夜景,展現了蘇軾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他借酒澆愁,醉臥在芳草地上,遙望著明亮的月光,渴望能夠逃離塵世的繁雜,沉浸在寧靜與美好的自然環境中。詩中的山水、流水、明月等景物與情感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面。整首詩詞既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又展現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具有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園意境。
“可惜一溪明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qū gōng zuì wò shǎo xiū.
曲肱醉臥少休。
jí jué, yǐ xiǎo.
及覺,已曉。
luàn shān cōng lóng, liú shuǐ qiāng rán, yí fēi chén shì yě.
亂山蔥蘢,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
shū cǐ yǔ qiáo zhù shàng.
書此語橋柱上。
zhào yě mí mí qiǎn làng, héng kōng ài ài wēi xiāo.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
zhàng ní wèi jiě yù cōng jiāo.
障泥未解玉驄驕。
wǒ yù zuì mián fāng cǎo.
我欲醉眠芳草。
kě xī yī xī míng yuè, mò jiào tà pò qióng yáo.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
jiě ān yī zhěn lǜ yáng qiáo.
解鞍欹枕綠楊橋。
dù yǔ yī shēng chūn xiǎo.
杜宇一聲春曉。
“可惜一溪明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