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風水何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間風水何疑”全詩
故應為我發新詩。
幽花香澗谷,寒藻舞淪漪。
借與玉川生兩腋,天仙未必相思。
還憑流水送人歸。
層巔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臨江仙(風水洞作)》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風水洞作)》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大從來都遍滿,
此間風水何疑。
故應為我發新詩。
幽花香澗谷,
寒藻舞淪漪。
借與玉川生兩腋,
天仙未必相思。
還憑流水送人歸。
層巔余落日,
草露已沾衣。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自然景觀,以及作者在此景中產生的感慨和思考。詩人認為四大元素(指水、火、土、風)一直都是無處不在的,這里的風水布局自然是完美的,因此他應該寫一首新的詩來贊美這個景色。他描述了幽靜的花朵散發著香氣,谷中的水草在微風中舞動,借助這美景,他的心情愉悅,仿佛天界的仙子也不一定有他這樣的思念。最后,他讓流水將他送回歸去,回到現實中。在層巔的余暉下,草上的露水已經沾濕了他的衣袖。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一幅美麗而寧靜的畫面。蘇軾通過對花、水、草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生機。其中,他特別強調了自然的從容和無所謂,認為四大元素一直存在于世間,而這里的風水布局完美無瑕。詩人把自己的心情融入到這美景之中,感到愉悅和滿足。他認為自己的思念和感慨,即使是天仙也未必能夠體會到。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用詞簡潔而富有意境。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詩人表達了對生命的贊美和對世界的思考。他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安寧和慰藉,在繁忙的現實中尋求一絲寧靜和心靈的凈化。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索,給人以啟迪和感悟。
“此間風水何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fēng shuǐ dòng zuò
臨江仙(風水洞作)
sì dà cóng lái dōu biàn mǎn, cǐ jiān fēng shuǐ hé yí.
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
gù yīng wèi wǒ fā xīn shī.
故應為我發新詩。
yōu huā xiāng jiàn gǔ, hán zǎo wǔ lún yī.
幽花香澗谷,寒藻舞淪漪。
jiè yǔ yù chuān shēng liǎng yè, tiān xiān wèi bì xiāng sī.
借與玉川生兩腋,天仙未必相思。
hái píng liú shuǐ sòng rén guī.
還憑流水送人歸。
céng diān yú luò rì, cǎo lù yǐ zhān yī.
層巔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此間風水何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