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不道看花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人不道看花回”全詩
無人不道看花回。
惟見石榴新蕊、一枝開。
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
綠陰青子相催。
留取紅巾千點、照池臺。
分類: 南歌子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南歌子(暮春)》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歌子(暮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紫色的街道上尋找春天的蹤跡,
紅塵中的塵埃撲面而來。
無人不說看花的時候已經回來了。
只見石榴樹上新鮮的花蕾,一朵正在綻放。
冰涼的席子堆成云朵般的發髻,
金色的酒杯中蕩漾著美玉般的醇釀。
綠蔭下,青年們互相催促。
留下千點紅色的花瓣,照亮池塘的臺階。
詩意:
這首詩以南方的春天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暮春時分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街道上的紫色和紅塵的對比,表現了春天的到來。人們都在交談著春天的跡象已經出現,石榴樹上的花蕾正在綻放。詩中還描繪了一個宴會場景,冰涼的席子象征著清涼和高雅,金色的酒杯和美玉般的醇釀則代表著奢華和美好。青年們在綠蔭下相互催促,期待著春天的美好。最后,詩人留下了紅色的花瓣,照亮池塘的臺階,象征著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留戀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蘇軾通過對色彩的運用,將紫色與紅色相對照,突出了春天的明媚和喜慶。他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表現了春天的到來帶給人們的喜悅和期待。描述石榴樹上的新鮮花蕾和宴會場景,則展現了春天的繁華和奢華。最后,詩人通過留下紅色的花瓣照亮池塘的臺階,傳遞了他對美好事物的珍愛和追求,并使整首詩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美的敏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喜悅和生機,同時也引發讀者對于美好事物的思考和向往。
“無人不道看花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ē zǐ mù chūn
南歌子(暮春)
zǐ mò xún chūn qù, hóng chén fú miàn lái.
紫陌尋春去,紅塵拂面來。
wú rén bù dào kàn huā huí.
無人不道看花回。
wéi jiàn shí liú xīn ruǐ yī zhī kāi.
惟見石榴新蕊、一枝開。
bīng diàn duī yún jì, jīn zūn yàn yù pēi.
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
lǜ yīn qīng zǐ xiāng cuī.
綠陰青子相催。
liú qǔ hóng jīn qiān diǎn zhào chí tái.
留取紅巾千點、照池臺。
“無人不道看花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