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煙波飄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任煙波飄兀”全詩
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
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
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好事近(湖上)》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湖上)》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雨后湖上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湖上雨晴時,
秋水半篙初沒。
朱檻俯窺寒鑒,
照衰顏華發。
醉中吹墜白綸巾,
溪風漾流月。
獨棹小舟歸去,
任煙波飄兀。
中文譯文:
湖上雨后的晴朗時刻,
秋水中的船篙剛剛探入湖底。
我低頭凝視著寒冷的水面,
映照出衰老的面容和斑白的發絲。
我醉醺醺地吹著飄落的白絲巾,
溪風吹動著水面上的月光。
獨自駕著小舟歸去,
任由煙波漂浮在四周。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湖上雨后的景色和詩人的心情,表達了蘇軾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對逝去時光的思索。
首先,詩人描述了雨后的湖水,秋水中的船篙剛剛探入湖底,展現了湖水的清澈和平靜。接著,詩人俯身凝視湖水,從水中映照出自己衰老的容顏和斑白的發絲,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自身年華老去的感慨。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詩人在醉酒狀態下吹著飄落的白絲巾,溪風吹動著水面上的月光。這里的白絲巾和月光都象征著純潔和美好的事物,暗示了詩人內心中那些美好的回憶和情感。最后,詩人獨自駕船歸去,任由煙波漂浮,表現了詩人面對世事變遷和人生的無常,選擇將自己的情感與回憶留在湖上,讓它們自由地飄蕩。
整首詩詞以寫景入手,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同時,通過詩人個人的心境與情感的交融,展示了對美好回憶的追逐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這首詩詞以清新、淡泊的筆調,表達了詩人對瞬息即逝的美好事物的珍視與追憶,同時也體現了對人生意義和生命價值的思考。
“任煙波飄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hú shàng
好事近(湖上)
hú shàng yǔ qíng shí, qiū shuǐ bàn gāo chū méi.
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
zhū kǎn fǔ kuī hán jiàn, zhào shuāi yán huá fà.
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
zuì zhōng chuī zhuì bái guān jīn, xī fēng yàng liú yuè.
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
dú zhào xiǎo zhōu guī qù, rèn yān bō piāo wù.
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任煙波飄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