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笛吹新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笛吹新水”全詩
相思撥斷琵琶索。
枕淚夢魂中。
覺來眉暈重。
華堂堆燭淚。
長笛吹新水。
醉客各西東。
應思陳孟公。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菩薩蠻(述古席上)》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述古席上)》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娟娟缺月西南落,
相思撥斷琵琶索。
枕淚夢魂中,
覺來眉暈重。
華堂堆燭淚,
長笛吹新水。
醉客各西東,
應思陳孟公。
詩意:
《菩薩蠻(述古席上)》描述了一種相思之情。詩中的主人公觀察月亮西斜而落,思念之情讓他無法繼續彈奏琵琶的弦索。在枕頭上流下的淚水和夢中的思念使他蘇醒時感到眉毛沉重。他身處華堂之中,堆滿了燃燒的蠟燭和淚水。長笛的聲音吹拂著新的流水聲。他與其他醉酒的客人分散在東西方,但心中卻思念著陳孟公。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展現了作者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對過去友人的思念。首句以娟娟缺月的景象描繪了夜晚的凄涼,同時也象征了主人公內心的空虛和缺失。相思之情使他無法繼續琵琶的彈奏,琵琶索斷的意象表達了他情感的糾結和無法解脫的困境。
接下來的幾句通過描寫枕頭上的淚水和夢中的思念,表現了主人公深深地陷入了相思之中,即使覺醒時眉毛也沉重不已,可見他內心的痛苦和苦悶。
華堂堆燭淚一句以華貴的堂會和燃燒的蠟燭來形容主人公內心的悲傷和眼淚的汪洋,燭淚相映成趣,增加了詩詞的視覺效果。
最后兩句以長笛吹奏新水的聲音和醉客各自東西方的情景,表達了主人公與其他人分隔遙遠,心中卻仍然思念著陳孟公,這是對友情的深情表達。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墨和深情的抒發,展現了作者在寂寞孤獨之中對過去友情的留戀和思念之情,引發讀者對生命中珍貴情感的思考和共鳴。
“長笛吹新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shù gǔ xí shàng
菩薩蠻(述古席上)
juān juān quē yuè xī nán luò.
娟娟缺月西南落。
xiāng sī bō duàn pí pá suǒ.
相思撥斷琵琶索。
zhěn lèi mèng hún zhōng.
枕淚夢魂中。
jué lái méi yūn zhòng.
覺來眉暈重。
huá táng duī zhú lèi.
華堂堆燭淚。
cháng dí chuī xīn shuǐ.
長笛吹新水。
zuì kè gè xī dōng.
醉客各西東。
yīng sī chén mèng gōng.
應思陳孟公。
“長笛吹新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