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佳人千點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有佳人千點淚”全詩
中有佳人千點淚。
學道忘憂。
一念還成不自由。
如今未見。
歸去東園花似霰。
一語相開。
匹似當初本不來。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減字木蘭花(送別)》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送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觴無味。
中有佳人千點淚。
學道忘憂。
一念還成不自由。
如今未見。
歸去東園花似霰。
一語相開。
匹似當初本不來。
詩意:
這首詩的主題是離別和思念。詩人描述了在一次宴會上,玉觴中的酒變得無味,因為他意識到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在默默地流淚。他感到憂愁,但他決心追求學問,以忘卻煩惱。然而,他發現即使他追求了道德修養,他的內心仍然不自由。此時,他想起了與他分別的人,但他無法再次見到她。他回到東園,看到花朵像雪花一樣飄落。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之間的對話仿佛是當初他們相識之前從未發生過的一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入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離別和思念之間的內心掙扎。最初的兩句描述了一次宴會中的情景,通過對玉觴無味和佳人淚點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感傷。接下來,詩人表達了他通過學習道德來擺脫憂愁的努力,但他意識到即使他在學問上有所成就,他的內心仍然不自由。這種內心的困擾和無奈通過“一念還成不自由”的形象化描述得到了強化。
詩中的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回到東園時的景象,花朵像雪花一樣飄落。這種景象與他們初次相識時的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后一句“一語相開,匹似當初本不來”表達了詩人與離別的人之間的對話仿佛是從未有過的一樣,暗示著他們之間的關系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像最初那樣親密無間。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離別與思念的情感,并通過描繪景物和對話來增強了詩意的層次感。蘇軾以他獨特的表達方式捕捉了人情世態中的細微變化,使讀者在品味詩意時能夠感受到離別的痛苦和思念的深情。
“中有佳人千點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sòng bié
減字木蘭花(送別)
yù shāng wú wèi.
玉觴無味。
zhōng yǒu jiā rén qiān diǎn lèi.
中有佳人千點淚。
xué dào wàng yōu.
學道忘憂。
yī niàn hái chéng bù zì yóu.
一念還成不自由。
rú jīn wèi jiàn.
如今未見。
guī qù dōng yuán huā shì sǎn.
歸去東園花似霰。
yī yǔ xiāng kāi.
一語相開。
pǐ shì dāng chū běn bù lái.
匹似當初本不來。
“中有佳人千點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