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將心指下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解將心指下傳”全詩
年紀都來十一二。
撥弄么弦。
未解將心指下傳。
主人瞋小。
欲向東風先醉倒。
已屬君家。
且更從容等待他。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減字木蘭花(贈小鬟琵琶)》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贈小鬟琵琶)》
年紀都來十一二,
撥弄么弦。
未解將心指下傳。
主人瞋小,
欲向東風先醉倒。
已屬君家,
且更從容等待他。
中文譯文:
年紀都來到十一二,
彈動這五根琴弦。
還沒解開心中的心思傳達。
主人生氣地瞪著小姑娘,
想要借東風先醉倒。
小姑娘已經屬于君家,
且從容地等待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題為《減字木蘭花(贈小鬟琵琶)》。詩中描述了一位年輕的小姑娘在彈奏琵琶,展現出絕妙的琵琶技藝。
首句“年紀都來十一二”表明了小姑娘的年齡,她雖然年紀尚小,卻已經能夠熟練地演奏琵琶。接著描述了她在彈奏琵琶時,撥動琴弦的動作。第三句“未解將心指下傳”意味著她還沒有完全掌握將內心的感情通過琵琶傳達出來。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她即將演奏出內心所想的音樂。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一個主人,他生氣地瞪著小姑娘。這可能是因為小姑娘想要通過琵琶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引起的誤會或不滿。小姑娘則希望能夠通過琵琶的音樂先沉醉于東風之中,尋求情感的宣泄。
最后兩句“已屬君家,且更從容等待他”表達了小姑娘已經成為君家的人,同時也傳達出她從容地等待主人的理解和寬容。整首詩通過描繪琵琶少女的形象,展示了她的琵琶絕藝以及她在情感表達上的努力和渴望。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刻畫了琵琶少女的情感和內心世界,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達出音樂藝術的力量和情感的表達方式。
“未解將心指下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zèng xiǎo huán pí pá
減字木蘭花(贈小鬟琵琶)
pí pá jué yì.
琵琶絕藝。
nián jì dōu lái shí yī èr.
年紀都來十一二。
bō nòng me xián.
撥弄么弦。
wèi jiě jiāng xīn zhǐ xià chuán.
未解將心指下傳。
zhǔ rén chēn xiǎo.
主人瞋小。
yù xiàng dōng fēng xiān zuì dào.
欲向東風先醉倒。
yǐ shǔ jūn jiā.
已屬君家。
qiě gèng cóng róng děng dài tā.
且更從容等待他。
“未解將心指下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