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余力染夭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化工余力染夭紅”全詩
千畦細浪舞晴空。
化工余力染夭紅。
歸去山公應倒載,闌街拍手笑兒童。
甚時名作錦薰籠。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慚愧今年二麥豐,
羞愧今年小麥豐收,
千畦細浪舞晴空。
千畦的麥田里,細小的浪花在晴朗的天空中起舞。
化工余力染夭紅。
化肥的力量使作物茂盛,
歸去山公應倒載,
歸去的時候,應該把豐收的糧食背回山莊,
闌街拍手笑兒童。
在街頭巷尾,人們拍手歡笑,兒童們歡樂無憂。
甚時名作錦薰籠。
何時才能使這些優秀的作品流傳千古,如同錦繡芬芳般香氣裊裊飄逸。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對農田豐收的喜悅之情。他以二麥豐收自嘲,并借此表達了對化肥的稱贊,認為化肥的使用使得莊稼茂盛,農民能夠擁有豐收的喜悅。他希望將這樣的豐收帶回山莊,與山莊的主人分享,展現出對山莊主人的敬重之情。同時,詩中也描繪了街頭巷尾人們的歡樂場景,孩子們無憂無慮地玩耍,整個街道洋溢著歡聲笑語。最后,詩人表達了對自己作品的期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流傳千古,如同芬芳的香氣一樣令人陶醉。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農田豐收的喜悅場景,展現了作者對農業發展和民眾幸福的關注。同時,通過對兒童歡樂和對藝術創作的期待的描繪,傳遞了對生活美好和文化繁榮的向往。
“化工余力染夭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xú zhōu cáng chūn gé yuán zhōng
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
cán kuì jīn nián èr mài fēng.
慚愧今年二麥豐。
qiān qí xì làng wǔ qíng kōng.
千畦細浪舞晴空。
huà gōng yú lì rǎn yāo hóng.
化工余力染夭紅。
guī qù shān gōng yīng dào zài, lán jiē pāi shǒu xiào ér tóng.
歸去山公應倒載,闌街拍手笑兒童。
shén shí míng zuò jǐn xūn lóng.
甚時名作錦薰籠。
“化工余力染夭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