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袂留清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解袂留清血”全詩
解袂留清血。
藍橋動是經年別。
掩門春絮亂,欹枕秋蛩咽。
檀篆滅。
鴛衾半擁空床月。
妝鏡分來缺。
塵污菱花潔。
嘶騎遠,鳴機歇。
密封書錦字,巧綰香囊結。
芳信絕。
東風半落梅梢雪。
作者簡介(李之儀)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千秋歲》李之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千秋歲》是一首宋代李之儀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柔腸寸折。
解袂留清血。
藍橋動是經年別。
掩門春絮亂,欹枕秋蛩咽。
檀篆滅。
鴛衾半擁空床月。
妝鏡分來缺。
塵污菱花潔。
嘶騎遠,鳴機歇。
密封書錦字,巧綰香囊結。
芳信絕。
東風半落梅梢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和感嘆。詩中描繪了柔弱的心腸被折斷,解開衣袖卻留下了清晰的血跡,藍橋的動靜已經是多年的別離。掩上門戶,春天的絮亂飛舞,枕頭上秋天的蛩鳴低沉。檀篆已經磨滅,鴛衾只半擁著空床和明亮的月光。妝鏡分開來有了缺口,塵土弄臟了菱花的潔白。遠處傳來嘶騎的聲音,鳴機停止了運轉。一封密封的書信上繡著錦繡的字句,巧妙地綰著香囊。芳信已經斷絕,東風吹落了半片梅花的雪。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離別的傷感和時光的流轉帶來的變化。作者通過描寫柔腸寸折、解袂留血等形象的詞句,表達了內心的痛苦和哀傷。藍橋動是經年別,傳達了別離已經很久,心中的思念卻依然存在。掩門春絮亂、欹枕秋蛩咽,通過描繪春天和秋天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變遷和離別的漫長。詩中的檀篆滅、妝鏡分來缺、塵污菱花潔等細節描寫,生動地展現了歲月流轉中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破損。最后的芳信絕、東風半落梅梢雪,則以寓意深遠的意象,表達了離別和時光的無情,情感的凋零。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象,抒發了作者對離別和歲月流轉的悲涼情感,給人以思索人生和歲月變遷的啟示。
“解袂留清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ān qiū suì
千秋歲
róu cháng cùn zhé.
柔腸寸折。
jiě mèi liú qīng xuè.
解袂留清血。
lán qiáo dòng shì jīng nián bié.
藍橋動是經年別。
yǎn mén chūn xù luàn, yī zhěn qiū qióng yàn.
掩門春絮亂,欹枕秋蛩咽。
tán zhuàn miè.
檀篆滅。
yuān qīn bàn yōng kōng chuáng yuè.
鴛衾半擁空床月。
zhuāng jìng fēn lái quē.
妝鏡分來缺。
chén wū líng huā jié.
塵污菱花潔。
sī qí yuǎn, míng jī xiē.
嘶騎遠,鳴機歇。
mì fēng shū jǐn zì, qiǎo wǎn xiāng náng jié.
密封書錦字,巧綰香囊結。
fāng xìn jué.
芳信絕。
dōng fēng bàn luò méi shāo xuě.
東風半落梅梢雪。
“解袂留清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