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縈紆尋遠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策杖縈紆尋遠徑”全詩
星稀月淡人初靜。
策杖縈紆尋遠徑。
披昏暝。
堤邊犢母閑相并。
遙想去舟魂欲凝。
一番佳思從誰詠。
憔悴歸來如獨醒。
知何境。
沈沈但覺煙村迥。
分類: 漁家傲
作者簡介(李之儀)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漁家傲》李之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家傲》是宋代詩人李之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洗凈秋天的容顏,天空明亮晶瑩。
星星稀疏,月色淡淡,人初步入寧靜。
手扶拐杖,追尋遠方的小徑,踏過黃昏和夜晚。
河堤旁的母牛和小牛閑適地并行。
遙想著遠行船只的靈魂,似乎即將凝結。
美好的思緒,由誰來吟唱?
疲憊不堪地歸來,如同一個人獨自醒來。
不知身處何境,只覺得煙村在遠處沉沉。
詩意和賞析:
《漁家傲》以自然景色和漁家生活為背景,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漁家人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詩人通過洗凈秋天的容顏、明亮晶瑩的天空,展示了秋天的美麗和明凈之感。接著,詩人描述了星星稀疏、月色淡淡的夜晚,以及人們剛剛進入寧靜的狀態,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
詩中的“策杖縈紆尋遠徑”表達了詩人追尋遠方的愿望和探索精神。詩人用“黃昏”和“夜晚”來形容時間的流逝,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河堤旁母牛和小牛的閑適行走,展現了漁家生活的安逸和恬靜。通過遙想遠行船只的靈魂即將凝結,詩人表達了對自由和遠方的向往之情。
最后兩句“一番佳思從誰詠,憔悴歸來如獨醒。知何境,沈沈但覺煙村迥。”則表達了詩人歸來后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境,只感到遠處的煙村在黯淡地浮現,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困惑和迷失。
整首詩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漁家生活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由、遠方和生活意義的思考。同時,詩中的迷茫和困惑也反映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感到的無奈和疲憊。
“策杖縈紆尋遠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iā ào
漁家傲
xǐ jǐn qiū róng tiān shì yíng.
洗盡秋容天似瑩。
xīng xī yuè dàn rén chū jìng.
星稀月淡人初靜。
cè zhàng yíng yū xún yuǎn jìng.
策杖縈紆尋遠徑。
pī hūn míng.
披昏暝。
dī biān dú mǔ xián xiāng bìng.
堤邊犢母閑相并。
yáo xiǎng qù zhōu hún yù níng.
遙想去舟魂欲凝。
yī fān jiā sī cóng shuí yǒng.
一番佳思從誰詠。
qiáo cuì guī lái rú dú xǐng.
憔悴歸來如獨醒。
zhī hé jìng.
知何境。
shěn shěn dàn jué yān cūn jiǒng.
沈沈但覺煙村迥。
“策杖縈紆尋遠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