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長在君行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迢迢長在君行處”全詩
不恨花飛,只恨人難住。
多謝雨來留得住。
看看卻恐晴催去。
寸寸離腸須會取。
今日寧寧,明日從誰訴。
怎得此身如去路。
迢迢長在君行處。
作者簡介(李之儀)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蝶戀花(席上代人送客,因載其語)》李之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席上代人送客,因載其語)》是一首由宋代詩人李之儀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簾外飛花湖上語。
不恨花飛,只恨人難住。
多謝雨來留得住。
看看卻恐晴催去。
寸寸離腸須會取。
今日寧寧,明日從誰訴。
怎得此身如去路。
迢迢長在君行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席間代人送客的場景,并載述了詩人的感慨和思緒。詩中出現的蝶戀花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短暫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對離別的無奈和不舍之情。詩人表達了對人事變幻的無奈和感慨,以及時間的無情推移。他思索著如何面對人生中的離別和變遷,感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無常和脆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人生無常的反思。詩人通過蝶戀花的意象,將短暫的美好和無法挽留的離別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世事無常的感嘆。他感慨花飛雖不可恨,但人難留住,抒發了對離別之苦的無奈。然而,他又感謝雨水的來臨,因為雨水可以讓花朵停留更久,但他又擔心晴天會催走這些花朵。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離別的無奈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未來的擔憂。他思考著如何面對離別和人生的變遷,提出了一個問題:今天安寧無憂,明天又將向誰傾訴?他感嘆自己身處在一個無法預知未來的境地,思慮著自己的歸宿。最后兩句詩,“迢迢長在君行處”,表達了詩人對離別者遠行的祝福和對未來的期盼。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情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啟示了人們對于瞬息即逝的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思考。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讓讀者在感嘆和思索中體味到生活的無常和珍貴。
“迢迢長在君行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xí shàng dài rén sòng kè, yīn zài qí yǔ
蝶戀花(席上代人送客,因載其語)
lián wài fēi huā hú shàng yǔ.
簾外飛花湖上語。
bù hèn huā fēi, zhǐ hèn rén nán zhù.
不恨花飛,只恨人難住。
duō xiè yǔ lái liú dé zhù.
多謝雨來留得住。
kàn kàn què kǒng qíng cuī qù.
看看卻恐晴催去。
cùn cùn lí cháng xū huì qǔ.
寸寸離腸須會取。
jīn rì níng níng, míng rì cóng shuí sù.
今日寧寧,明日從誰訴。
zěn de cǐ shēn rú qù lù.
怎得此身如去路。
tiáo tiáo zhǎng zài jūn xíng chǔ.
迢迢長在君行處。
“迢迢長在君行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