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成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兒女成圍”全詩
頭白相依無去住。
兒女成圍。
歡笑尊前月照之。
阿連高秀。
千萬里來忠孝有。
豈謂無衣。
歲晚先寒要弟知。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減字木蘭花(用前韻示知命弟)》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減字木蘭花(用前韻示知命弟)》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當年夜雨,頭白相依無去住。
兒女成圍,歡笑尊前月照之。
阿連高秀,千萬里來忠孝有。
豈謂無衣,歲晚先寒要弟知。
中文譯文:
曾經的夜雨,我們相依為伴,不離不棄。
子女成群,歡笑在長輩面前,月光照耀著我們。
阿連山高秀美,從千萬里之遙來表達忠孝之心。
豈能說沒有衣食,年事漸高先有寒意,要弟弟明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人黃庭堅寫給自己弟弟的詩,表達了兄長對弟弟的關愛與期望。詩中通過描繪兄弟之間的情感和家庭團聚的場景,表達了對親情、忠孝和家庭和睦的向往和珍視。
首節描述了兩兄弟年事已高,卻始終相依為伴,沒有離去的意思。這種相互依靠和陪伴的情感表達了兄長對弟弟的深厚情誼和對長兄責任的擔當。
第二節表達了家庭的團聚和歡樂的場景。兄弟們圍繞著長輩歡笑,月光照耀下,展現了家庭溫馨和幸福的景象。這種家庭團聚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睦、和諧的向往。
第三節以“阿連”來指代作者的弟弟,描繪了他遠離千萬里之外來表達忠孝之心。這里的“阿連高秀”可以理解為弟弟的品質高尚,也可以理解為弟弟所在的地方風景秀美。通過這樣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弟弟的贊美和對他對家庭的忠誠的肯定。
最后一節表達了兄長對弟弟的期望和關心。作者提到歲月漸晚,感受到了先有的寒意。這里的“歲晚先寒要弟知”可以理解為作者對弟弟的期望,希望他能明白并照顧到兄長的需要,關心兄長的健康和安慰。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兄弟之間的深情厚意和對家庭和睦、忠孝美德的追求。通過家庭團聚的場景和兄長對弟弟的期望,詩中展示了家庭溫暖和親情的力量,寄托了作者對家庭和睦、幸福的向往和珍視。
“兒女成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yòng qián yùn shì zhī mìng dì
減字木蘭花(用前韻示知命弟)
dāng nián yè yǔ.
當年夜雨。
tóu bái xiàng yī wú qù zhù.
頭白相依無去住。
ér nǚ chéng wéi.
兒女成圍。
huān xiào zūn qián yuè zhào zhī.
歡笑尊前月照之。
ā lián gāo xiù.
阿連高秀。
qiān wàn lǐ lái zhōng xiào yǒu.
千萬里來忠孝有。
qǐ wèi wú yī.
豈謂無衣。
suì wǎn xiān hán yào dì zhī.
歲晚先寒要弟知。
“兒女成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