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葦送輕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蒲葦送輕涼”全詩
使君扉幾明窗。
日西人吏散東廊。
蒲葦送輕涼。
翠管細通巖溜,小峰重疊山光。
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帶水風香。
分類: 畫堂春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畫堂春》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畫堂春》是宋代文人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畫堂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春日的美好和寧靜。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堂西畔有池塘,
使君扉幾明窗。
日西人吏散東廊,
蒲葦送輕涼。
翠管細通巖溜,
小峰重疊山光。
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帶水風香。
畫堂的東側有一個池塘,
使君的房門明亮的窗戶。
太陽西斜,人們和官員離開東廊,
蘆葦隨風送來涼爽。
翠綠的竹管細細地流過巖石,
小山峰重疊起來,山光明亮。
靠近池塘放置著琵琶床,
衣帶在水風中飄香。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畫堂春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春日寧靜美好的贊美之情。詩中的畫堂是一個雅致的場所,池塘清澈明亮,使君的房門窗戶明亮,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太陽西斜,人們和官員散去,東廊變得寧靜。蒲葦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帶來一絲涼爽。翠綠的竹管細細地流過巖石,山峰在遠處疊加,山光明亮。畫堂靠近池塘,放置著琵琶床,衣帶在水風中飄香。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春日寧靜、清新和美好的氛圍。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精心的構圖展示了黃庭堅的才華和對自然景觀的敏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明亮的窗戶、輕涼的蒲葦、細通的巖溜、重疊的山光等,使讀者產生了對春日寧靜美好的直觀感受。整首詩以線條流暢、意境清新的方式描繪了一個完整的畫面,給人以視覺和心靈上的愉悅。同時,詩中的琵琶床和衣帶水風也增添了一絲浪漫的氣息,使整首詩更富有韻味。
總之,黃庭堅的《畫堂春》以其精湛的描寫技巧和優美的語言,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寧靜,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自然景觀的魅力。
“蒲葦送輕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 táng chūn
畫堂春
dōng táng xī pàn yǒu chí táng.
東堂西畔有池塘。
shǐ jūn fēi jǐ míng chuāng.
使君扉幾明窗。
rì xī rén lì sàn dōng láng.
日西人吏散東廊。
pú wěi sòng qīng liáng.
蒲葦送輕涼。
cuì guǎn xì tōng yán liū, xiǎo fēng chóng dié shān guāng.
翠管細通巖溜,小峰重疊山光。
jìn chí cuī zhì pí pá chuáng.
近池催置琵琶床。
yī dài shuǐ fēng xiāng.
衣帶水風香。
“蒲葦送輕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