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亭欲去歌聲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離亭欲去歌聲咽”全詩
故山歸計無因得。
舊交新貴音書絕。
惟有家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
瀟瀟細雨涼生頰。
淚珠不用羅巾裛。
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分類: 醉落魄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醉落魄》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落魄》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蒼顏華發。
故山歸計無因得。
舊交新貴音書絕。
惟有家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
瀟瀟細雨涼生頰。
淚珠不用羅巾裛。
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蒼老的人,他的頭發已經斑白。他懷念故鄉,但無法實現回歸的愿望。他的舊友和新貴們都不再與他保持聯系。唯有家人對他依舊殷勤款待,卻也感到別離之情。當他要離開離別的亭子時,歌聲被咽住了。細雨滴在他涼爽的臉頰上,但他的淚水不需要用絲巾擦拭。他彈奏著琴聲,期待有一天能夠與他們再會。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寞而迷茫的老人的心情和遭遇。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與無奈,他渴望回到故山,但卻無法實現。舊交的朋友們和新的權貴們都不再與他保持聯系,使他感到孤獨和失落。唯有家人對他依舊殷勤款待,但這種關愛也帶有別離之情。詩人在離別的亭子前,歌聲被悲傷所打斷,他感受到細雨滴在臉頰上的涼意,但他的淚水不需要用絲巾擦拭。最后,他彈奏著琴聲,希望有一天能夠與親人和朋友再次相聚。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一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以及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到的孤獨和無奈。它展現了歲月流轉、人情冷暖的現實,同時也傳遞出詩人對家庭和友情的珍視和渴望。通過音韻的運用和形象的描繪,詩詞給人以悲涼和感傷的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地體驗到詩人的心境和情感。
“離亭欲去歌聲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luò tuò
醉落魄
cāng yán huá fà.
蒼顏華發。
gù shān guī jì wú yīn dé.
故山歸計無因得。
jiù jiāo xīn guì yīn shū jué.
舊交新貴音書絕。
wéi yǒu jiā rén, yóu zuò yīn qín bié.
惟有家人,猶作殷勤別。
lí tíng yù qù gē shēng yàn.
離亭欲去歌聲咽。
xiāo xiāo xì yǔ liáng shēng jiá.
瀟瀟細雨涼生頰。
lèi zhū bù yòng luó jīn yì.
淚珠不用羅巾裛。
dàn zài luó shān, tú dé jiàn shí shuō.
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離亭欲去歌聲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