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憶人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憶人不”全詩
照人青鬢,年少定封侯。
此去馬蹄何處,山萬疊、濟水南州。
君知否,盧郎未老,曾是恣狂游。
風流。
佳麗地,十年屈指,一夢回頭。
最難忘,西湖北渚澄秋。
玉砌雕欄好在,桃共季、能憶人不。
衰翁也,多情為我,將恨寄紅樓。
分類: 滿庭芳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滿庭芳》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庭芳》是一首宋代晁端禮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庭芳
雪滿貂裘,風搖金轡,
笑看錦帶吳鉤。
照人青鬢,年少定封侯。
此去馬蹄何處,山萬疊、濟水南州。
君知否,盧郎未老,曾是恣狂游。
風流。佳麗地,十年屈指,一夢回頭。
最難忘,西湖北渚澄秋。
玉砌雕欄好在,桃共季、能憶人不。
衰翁也,多情為我,將恨寄紅樓。
譯文:
滿庭芳
白雪覆蓋著貂裘,風吹動著金轡,
微笑觀賞著錦帶和吳鉤。
照亮人們青絲的,是年輕時的封侯。
馬蹄踏過的地方,是連綿的山巒,濟水南流的州城。
你是否知道,盧郎尚未老去,曾經恣意狂游。
風華絕代的地方,十年轉瞬即逝,一場夢回頭。
最難忘的,是西湖北岸晴朗的秋天。
雕欄玉砌的園林美好如昔,桃花依舊,能否記起那個人。
即便是年邁的人,也因多情而將遺憾寄托在紅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曾經風華絕代、年少輕狂的人物,他用雪白的貂裘和飄揚的金轡裝飾自己,笑看著身上的錦帶和手持的吳鉤。他的青絲在明亮的燈光下閃爍,年輕時的他被賦予了封侯的地位。但是他即將離開,他的馬蹄要去何處,穿越連綿的山巒,來到濟水南流的州城。詩中問道:你是否知道,盧郎(指作者自己)尚未老去,曾經狂傲地游蕩過。他經歷過風華絕代、美麗動人的地方,但十年轉瞬即逝,一場夢醒時分。然而,最難忘的是晴朗的秋天,西湖北岸的美景。園林中的雕欄玉砌依舊美好,桃花依然盛開,但是否還能記起那個人呢?即便是年邁的晁端禮,他仍然因為多情而將遺憾寄托在紅樓之中。
賞析:
《滿庭芳》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風華絕代、年少輕狂的人物形象。整首詩以景物的描寫為線索,表現了人物的風采和感慨。詩中運用了富有意境的詞語和景物描寫,通過對錦帶、吳鉤、青鬢、山巒、濟水、西湖等形象的刻畫,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色和人物的風貌。詩人通過對美景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青春歲月和美好回憶的追憶和留戀之情。詩人用“笑看”、“年少定封侯”等詞語,表現了年輕時的豪情壯志和自信,而“最難忘”、“一夢回頭”則流露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無盡的遺憾。整首詩以西湖北岸秋天的景色作為收尾,以紅樓作為寄托,通過對美景和回憶的描繪,表達了衰翁多情的心境和對過往時光的眷戀。
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色與人物風貌的交融,同時流露出對逝去時光和美好回憶的緬懷之情。它讓讀者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和青春的逝去,同時也引發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美好回憶的懷念。
“能憶人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tíng fāng
滿庭芳
xuě mǎn diāo qiú, fēng yáo jīn pèi, xiào kàn jǐn dài wú gōu.
雪滿貂裘,風搖金轡,笑看錦帶吳鉤。
zhào rén qīng bìn, nián shào dìng fēng hóu.
照人青鬢,年少定封侯。
cǐ qù mǎ tí hé chǔ, shān wàn dié jì shuǐ nán zhōu.
此去馬蹄何處,山萬疊、濟水南州。
jūn zhī fǒu, lú láng wèi lǎo, céng shì zì kuáng yóu.
君知否,盧郎未老,曾是恣狂游。
fēng liú.
風流。
jiā lì dì, shí nián qū zhǐ, yī mèng huí tóu.
佳麗地,十年屈指,一夢回頭。
zuì nán wàng, xī hú běi zhǔ chéng qiū.
最難忘,西湖北渚澄秋。
yù qì diāo lán hǎo zài, táo gòng jì néng yì rén bù.
玉砌雕欄好在,桃共季、能憶人不。
shuāi wēng yě, duō qíng wèi wǒ, jiāng hèn jì hóng lóu.
衰翁也,多情為我,將恨寄紅樓。
“能憶人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