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遍還重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倚遍還重倚”全詩
一曲一般愁,對芳草、傷春千里。
綺窗深處,還解憶人無,碧云辭,紅葉字。
曾仗東風寄。
繚墻深院,無路通深意。
縱使得新聲,又爭知、相如名字。
從來風韻,瀟灑不禁愁,捻梨花,看菊蕊。
應也成憔悴。
分類: 驀山溪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驀山溪》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驀山溪》是一首宋代晁端禮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驀山溪,忽然出現在山間的小溪,
朝代:宋代,作者:晁端禮,
欄桿十二,倚靠遍布且重重倚在,
一曲一般的憂愁,對著芳草,傷透了春天的千里。
綺窗深處,還能解憶無人的癡情,
碧云告辭,紅葉書寫著離別的情感。
曾經依仗東風傳達寄托,
繚繞的圍墻深院,無一條通向深意的路。
就算有了新聲,又有誰了解,像相如那樣的名字。
從來的風韻,瀟灑得不禁讓人感到憂愁,
捻起梨花,凝視著菊蕊。
應該也已憔悴不堪。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驀然出現在山間的溪流,以及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個人情感的抒發,表達了一種離別、憂愁和無奈的情緒。詩中使用了一些寓意和意象,如欄桿十二、紅葉、碧云、捻梨花、看菊蕊等,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和意境。
整首詩詞以憂愁的情緒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癡情。詩人通過對溪流、芳草、紅葉等自然元素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還以相如的名字作比,抒發了對自己風華不再的感嘆和無奈。
總的來說,《驀山溪》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離別、憂愁和無奈。詩詞的意境凄美而凝重,給人一種深思和共鳴之感。
“倚遍還重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shān xī
驀山溪
lán gàn shí èr, yǐ biàn hái zhòng yǐ.
欄干十二,倚遍還重倚。
yī qǔ yì bān chóu, duì fāng cǎo shāng chūn qiān lǐ.
一曲一般愁,對芳草、傷春千里。
qǐ chuāng shēn chù, hái jiě yì rén wú, bì yún cí, hóng yè zì.
綺窗深處,還解憶人無,碧云辭,紅葉字。
céng zhàng dōng fēng jì.
曾仗東風寄。
liáo qiáng shēn yuàn, wú lù tōng shēn yì.
繚墻深院,無路通深意。
zòng shǐ de xīn shēng, yòu zhēng zhī xiàng rú míng zì.
縱使得新聲,又爭知、相如名字。
cóng lái fēng yùn, xiāo sǎ bù jīn chóu, niǎn lí huā, kàn jú ruǐ.
從來風韻,瀟灑不禁愁,捻梨花,看菊蕊。
yīng yě chéng qiáo cuì.
應也成憔悴。
“倚遍還重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