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梧報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庭梧報秋”全詩
繞郡城、千頃煙波綠,正魚肥酒美,名冠東州。
芰荷風細,蒹葭煙淡,宛在瀟湘南岸頭。
凝望處,似桃源洞口,初泛蘭舟。
賢侯。
醞藉風流。
向庭訟閑時多宴游。
有信陵家世,梁園客右,才華高掩,沈謝何劉。
政聲朝奏,除書夕至,即看歸趨丹鳳樓。
須眷戀,況新堂瑩澈,好共遲留。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沁園春》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沁園春》是一首宋代晁端禮的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絡緯催涼,斷虹收雨,庭梧報秋。
繞郡城、千頃煙波綠,正魚肥酒美,名冠東州。
芰荷風細,蒹葭煙淡,宛在瀟湘南岸頭。
凝望處,似桃源洞口,初泛蘭舟。
賢侯。醞藉風流。
向庭訟閑時多宴游。
有信陵家世,梁園客右,才華高掩,沈謝何劉。
政聲朝奏,除書夕至,即看歸趨丹鳳樓。
須眷戀,況新堂瑩澈,好共遲留。
詩意:
《沁園春》以描繪秋天園中景色為主題。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他對秋天的喜愛和對閑適愉悅生活的向往。詩中融入了桃源洞、蘭舟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獨特的意象和婉約的語言風格,描繪了一幅秋日園中景色的圖景。開篇的“絡緯催涼,斷虹收雨,庭梧報秋。”表現了秋天的變化,蕭瑟的涼風、停雨后的斷虹和庭院中梧桐樹的聲音,使讀者感受到了秋天的氛圍。
接著,詩人以“繞郡城、千頃煙波綠,正魚肥酒美,名冠東州。”來描繪園中的景色,綠色的煙波和豐盛的漁獲、美味的美酒,使這個園子名揚東州。
詩人繼續寫道:“芰荷風細,蒹葭煙淡,宛在瀟湘南岸頭。”通過描寫芰荷和蒹葭的細膩細節,將讀者帶入了湖南瀟湘地區的美景,給人以寧靜和愜意的感覺。
在詩的后半部分,“賢侯。醞藉風流。”表達了詩人對賢明的君主和風流雅致的生活的贊美。詩人提到了一些具有才華的人物,如信陵、沈謝、何劉等,以突出詩人對才子佳人的向往和景仰。
最后兩句“政聲朝奏,除書夕至,即看歸趨丹鳳樓。須眷戀,況新堂瑩澈,好共遲留。”表達了詩人對清閑自在的生活的渴望,他期待著除去煩憂,回到寧靜的丹鳳樓,與愛人共度美好時光。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清新的意象和優美的韻律,展現了詩人對秋天園中景色以及閑適生活的熱愛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和情感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麗和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向往。
“庭梧報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n yuán chūn
沁園春
luò wěi cuī liáng, duàn hóng shōu yǔ, tíng wú bào qiū.
絡緯催涼,斷虹收雨,庭梧報秋。
rào jùn chéng qiān qǐng yān bō lǜ, zhèng yú féi jiǔ měi, míng guān dōng zhōu.
繞郡城、千頃煙波綠,正魚肥酒美,名冠東州。
jì hé fēng xì, jiān jiā yān dàn, wǎn zài xiāo xiāng nán àn tóu.
芰荷風細,蒹葭煙淡,宛在瀟湘南岸頭。
níng wàng chù, shì táo yuán dòng kǒu, chū fàn lán zhōu.
凝望處,似桃源洞口,初泛蘭舟。
xián hóu.
賢侯。
yùn jí fēng liú.
醞藉風流。
xiàng tíng sòng xián shí duō yàn yóu.
向庭訟閑時多宴游。
yǒu xìn líng jiā shì, liáng yuán kè yòu, cái huá gāo yǎn, shěn xiè hé liú.
有信陵家世,梁園客右,才華高掩,沈謝何劉。
zhèng shēng cháo zòu, chú shū xī zhì, jí kàn guī qū dān fèng lóu.
政聲朝奏,除書夕至,即看歸趨丹鳳樓。
xū juàn liàn, kuàng xīn táng yíng chè, hǎo gòng chí liú.
須眷戀,況新堂瑩澈,好共遲留。
“庭梧報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