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眸回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淚眸回望”全詩
倦客凄涼,千里云山將暮。
淚眸回望,人在玉樓深處。
向此多應念遠,憑欄無語。
芳菲可惜輕負。
空鞭弄游絲,帽沖飛絮。
恨滿東風,誰識此時情緒。
數聲啼鳥,勸我不如歸去。
縱寫香箋,仗誰寄與。
分類: 春晴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春晴》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晴》是一首宋代晁端禮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晴朗,燕子歸來,清明節已過,桃花紛紛飄落如紅雨。疲憊的旅客感到凄涼,千里云山將要入夜。淚眼回望,我身在深深的玉樓之中。在這里,我應該多思念遠方,憑借著欄桿默然無語。繁芳的春景可惜輕棄。空中蕩起鞭子,搖曳著飛舞的絲線,帽子中飄飛著柳絮。心中充滿了對東風的怨恨,但誰能理解此時的情緒?幾聲鳥兒的鳴叫,勸我不如回去。即便寫下芳香的信箋,又能倚靠誰來送達呢?
詩詞表達了詩人在春天晴朗的日子里的情感和思緒。燕子歸來和桃花飄落都是春天的象征,詩人通過這些景物描繪出春天的美麗。然而,詩人身處在玉樓之中,內心感到孤獨和凄涼,他憂心忡忡地思念著遠方的人和事物。詩中也表達了對逝去芳華時光的惋惜和對浮華世俗的疏離。詩人對東風抱有怨恨,可能是對逝去時光的不舍和對人世間的痛苦的反思。詩末,詩人聽到鳥兒的鳴叫,似乎在勸他回歸本真,回到內心的歸處。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交融,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浮華世俗的思考,以及對回歸內心的渴望。整首詩詞情感豐富,意境深遠,給人一種靜謐而凄美的感覺。
“淚眸回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qíng
春晴
yàn zi lái shí, qīng míng guò le, táo huā luàn piāo hóng yǔ.
燕子來時,清明過了,桃花亂飄紅雨。
juàn kè qī liáng, qiān lǐ yún shān jiāng mù.
倦客凄涼,千里云山將暮。
lèi móu huí wàng, rén zài yù lóu shēn chù.
淚眸回望,人在玉樓深處。
xiàng cǐ duō yīng niàn yuǎn, píng lán wú yǔ.
向此多應念遠,憑欄無語。
fāng fēi kě xī qīng fù.
芳菲可惜輕負。
kōng biān nòng yóu sī, mào chōng fēi xù.
空鞭弄游絲,帽沖飛絮。
hèn mǎn dōng fēng, shuí shí cǐ shí qíng xù.
恨滿東風,誰識此時情緒。
shù shēng tí niǎo, quàn wǒ bù rú guī qù.
數聲啼鳥,勸我不如歸去。
zòng xiě xiāng jiān, zhàng shuí jì yú.
縱寫香箋,仗誰寄與。
“淚眸回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