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柳殘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衰柳殘荷”全詩
扁舟蕩漾煙波里。
離杯莫厭百分斟,船頭轉便三千里。
紅日初斜,西風漸起。
琵琶休灑青衫淚。
區區游宦亦何為,林泉早作歸來計。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踏莎行》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踏莎行》
朝代:宋代
作者:晁端禮
踏莎行,衰柳殘荷,長山遠水。
扁舟蕩漾煙波里。
離杯莫厭百分斟,船頭轉便三千里。
紅日初斜,西風漸起。
琵琶休灑青衫淚。
區區游宦亦何為,林泉早作歸來計。
中文譯文:
踏著垂垂的莎草向前行,周圍是衰敗的柳樹、殘敗的荷花,遠遠望見高聳的山巒和遙遠的水面。
小舟在煙霧彌漫的波浪中搖擺。
不要輕視離別杯中的酒,盡量傾斟百分之百的美酒。船頭一轉,就可以航行三千里。
太陽初斜,西風漸起。
琵琶別灑濕了綠衣的淚水。
微不足道的游走宦官又有何意義,早早地回到田園山泉的生活才是我所期望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旅行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一個人在船上游歷的情景。詩中的景物描寫以自然景觀為主,如衰敗的柳樹、殘敗的荷花、高聳的山巒和遠遠的水面,通過這些描寫營造了一種寂靜的氛圍。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船在煙波中的搖擺,給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感覺。
詩中還融入了情感的表達。詩人提到了離別杯中的酒,表達了對離別的無奈和不舍,同時也呼應了旅行的主題。詩末兩句表達了對游走宦官生活的質疑,將歸隱田園的生活理想化為一種向往。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情感的交織,表達了對安靜、寧謐生活的向往和對游走官場的厭倦。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寧靜、遠離塵囂的向往,同時也融入了對人生意義和歸隱田園生活的思考。這首詩給人以寧靜、深沉的感受,讓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一絲寧靜和思考的空間。
“衰柳殘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shuāi liǔ cán hé, cháng shān yuǎn shuǐ.
衰柳殘荷,長山遠水。
piān zhōu dàng yàng yān bō lǐ.
扁舟蕩漾煙波里。
lí bēi mò yàn bǎi fēn zhēn, chuán tóu zhuǎn biàn sān qiān lǐ.
離杯莫厭百分斟,船頭轉便三千里。
hóng rì chū xié, xī fēng jiàn qǐ.
紅日初斜,西風漸起。
pí pá xiū sǎ qīng shān lèi.
琵琶休灑青衫淚。
qū qū yóu huàn yì hé wéi, lín quán zǎo zuò guī lái jì.
區區游宦亦何為,林泉早作歸來計。
“衰柳殘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