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髻鬟松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教髻鬟松慢”全詩
不肯傍妝臺。
從教髻鬟松慢,斜亸卷云釵。
蓮步穩,黛眉開。
后園回。
手挼柳帶,鬢插梅梢,探得春來。
分類: 訴衷情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訴衷情》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訴衷情》是一首宋代晁端禮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金盆中的水又冷又重煨。
不愿靠近妝臺。
讓我的發髻和頭發松散下來,
斜插著云彩形狀的發簪。
步履輕盈,眉目明亮。
在后園中轉回來。
手中拿著柳帶,鬢角插著梅花,
感受到春天的到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女子的情態和心情。詩中的女子不愿意去妝臺打扮,她選擇讓發髻和頭發散亂自然。她的步伐輕盈,眉宇間透露出明亮的神采。她在后園中徘徊,手中拿著柳帶,鬢角插著梅花,感受到春天的到來。整首詩展示了女子自然不羈的個性和對自然的感悟。
賞析:
《訴衷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女子的自然之美和從容不迫的態度。作者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和對細節的描繪,使詩中的女子形象更加鮮活。金盆水冷又重煨的描寫形象生動,表達出女子不愿過于修飾自己的心態。髻鬟松慢、斜亸卷云釵的描寫則展示了女子優雅自然的發型和發飾。蓮步穩、黛眉開的描寫刻畫了女子輕盈自信的步伐和明亮的眉目。后園回的描寫則表達了女子在自然環境中的自由和舒適感。整首詩以自然、優雅的形象展示了女子的美麗和內心的自由與舒適,給人以清新恬靜之感。
“從教髻鬟松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zhōng qíng
訴衷情
jīn pén shuǐ lěng yòu zhòng wēi.
金盆水冷又重煨。
bù kěn bàng zhuāng tái.
不肯傍妝臺。
cóng jiào jì huán sōng màn, xié duǒ juǎn yún chāi.
從教髻鬟松慢,斜亸卷云釵。
lián bù wěn, dài méi kāi.
蓮步穩,黛眉開。
hòu yuán huí.
后園回。
shǒu ruá liǔ dài, bìn chā méi shāo, tàn dé chūn lái.
手挼柳帶,鬢插梅梢,探得春來。
“從教髻鬟松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