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春懷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傷春懷抱”全詩
清明過后鶯聲老。
勸君莫向愁人道。
又被香輪,碾破青青草。
夜來風雨連清曉。
秋千院落無人到。
夢回酒醒愁多少。
猶賴春寒,未放花開了。
分類: 一斛珠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一斛珠》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斛珠》是宋代晁端禮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傷春的情懷。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清明過后鶯聲老,
勸君莫向愁人道。
又被香輪,碾破青青草。
夜來風雨連清曉,
秋千院落無人到。
夢回酒醒愁多少。
猶賴春寒,未放花開了。
詩意:
《一斛珠》描繪了一個傷春的情景。在清明節過后,鳥兒的歌聲漸漸減弱,暗示著春天的離去。詩人勸告讀者不要向悲傷的人傾訴自己的煩惱。春天的香車碾過青青的草地,象征著春天的美好被輪回碾碎。夜晚的風雨一直持續到清晨,秋千蕩不起來,院子里也沒有人來。詩人在酒醒之后回想起往事,感到憂傷無盡。盡管還有春寒的氣息,但花朵還沒有綻放。
賞析:
《一斛珠》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傷感和無奈。詩中春天的離去和自然景物的描繪,通過對季節變遷的描述,抒發了作者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破碎的無奈之情。詩中的清明節和秋千等意象,與作者內心的煩惱和憂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人與自然的交互關系。整首詩描繪了一個寂寞而憂傷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使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情緒與思考。同時,詩中留下了一絲希望,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的期待,春天的花朵還沒有綻放,暗示著詩人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
總的來說,晁端禮的《一斛珠》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破碎的無奈和憂傷,同時透露出對未來的期待與希望。
“傷春懷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hú zhū
一斛珠
shāng chūn huái bào.
傷春懷抱。
qīng míng guò hòu yīng shēng lǎo.
清明過后鶯聲老。
quàn jūn mò xiàng chóu rén dào.
勸君莫向愁人道。
yòu bèi xiāng lún, niǎn pò qīng qīng cǎo.
又被香輪,碾破青青草。
yè lái fēng yǔ lián qīng xiǎo.
夜來風雨連清曉。
qiū qiān yuàn luò wú rén dào.
秋千院落無人到。
mèng huí jiǔ xǐng chóu duō shǎo.
夢回酒醒愁多少。
yóu lài chūn hán, wèi fàng huā kāi le.
猶賴春寒,未放花開了。
“傷春懷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