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華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已華顛”全詩
屈指三年。
再相逢、情分依然。
君初霜鬢,我已華顛。
況其間有,多少恨,不堪言。
小庭幽檻,菊蕊闌斑。
近清宵、月已嬋娟。
莫思身外,且斗樽前。
愿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分類: 行香子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行香子》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香子》是一首宋代晁端禮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香子,別恨綿綿。
行香子,指行踏之人,這里指離別的人。別恨綿綿,表示離別之情綿延不斷。
屈指三年,再相逢,情分依然。
屈指三年,暗指時間的流逝,表示三年的分離。再相逢,表示再度相見。情分依然,說明彼此之間的情感仍然如故。
君初霜鬢,我已華顛。
君初霜鬢,指對方的頭發已經有了初霜,暗示時光的流逝。我已華顛,指自己已經白發如霜,也是對光陰殘酷的感嘆。
況其間有,多少恨,不堪言。
況其間有,表示這段分離的時間中,有多少難以言表的思念之情。
小庭幽檻,菊蕊闌斑。
小庭幽檻,形容詩人所處環境的宜人和清幽。菊蕊闌斑,描寫菊花的花蕊,意味著花朵的美麗或者寓意世事變遷的無常。
近清宵,月已嬋娟。
近清宵,指接近深夜。月已嬋娟,形容月亮的明亮和美麗。
莫思身外,且斗樽前。
莫思身外,勸人不要想太多離別之情,而是要享受眼前的歡樂。且斗樽前,表示要一起喝酒,享受當下。
愿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愿花長好,希望花朵長久美麗。人長健,希望彼此身體健康。月長圓,寓意事物的完整和圓滿。
這首詩詞以離別情懷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述自己和對方在分離后的變化,以及環境的變遷,突出了時光流轉無情的主題。最后,詩人以勸人珍惜當下的態度,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祝福和對友誼的珍視。整首詩意深遠,感情真摯,展現了宋代詩人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獨特感受。
“我已華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xiāng zǐ
行香子
bié hèn mián mián.
別恨綿綿。
qū zhǐ sān nián.
屈指三年。
zài xiāng féng qíng fèn yī rán.
再相逢、情分依然。
jūn chū shuāng bìn, wǒ yǐ huá diān.
君初霜鬢,我已華顛。
kuàng qí jiān yǒu, duō shǎo hèn, bù kān yán.
況其間有,多少恨,不堪言。
xiǎo tíng yōu kǎn, jú ruǐ lán bān.
小庭幽檻,菊蕊闌斑。
jìn qīng xiāo yuè yǐ chán juān.
近清宵、月已嬋娟。
mò sī shēn wài, qiě dòu zūn qián.
莫思身外,且斗樽前。
yuàn huā zhǎng hǎo, rén zhǎng jiàn, yuè cháng yuán.
愿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我已華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