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頭已報冬冬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樓頭已報冬冬鼓”全詩
華堂漸、停杯投箸。
更聞急管頻催,鳳口香銷炷。
花映玉山傾處。
主人無計留賓住。
溪泉泛、越甌春乳。
醉魂一啜都醒,絳蠟迎歸去。
更看后房歌舞。
分類: 金蕉葉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金蕉葉》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蕉葉》是一首宋代晁端禮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樓頭已報冬冬鼓。
華堂漸、停杯投箸。
更聞急管頻催,鳳口香銷炷。
花映玉山傾處。
主人無計留賓住。
溪泉泛、越甌春乳。
醉魂一啜都醒,絳蠟迎歸去。
更看后房歌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宴會場景,詩人通過各種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宴會的熱鬧和喜慶氛圍,展現了宴會的繁華和歡樂。
賞析:
詩的前兩句“樓頭已報冬冬鼓,華堂漸、停杯投箸。”描繪了宴會開始的景象。樓上的鼓聲傳來,華堂上的賓客停下了手中的酒杯和筷子,準備欣賞和參與宴會。
接著,“更聞急管頻催,鳳口香銷炷。”表達了管樂聲此起彼伏,極具節奏感,香炷的煙霧裊裊上升,氣氛更加熱烈。
“花映玉山傾處”,通過花朵映照在宴會場景中,使整個場景更加絢麗多彩。
“主人無計留賓住”,詩人寫出主人無法留住賓客的心情,表達了宴會的結束和客人的離去。
“溪泉泛、越甌春乳”,描繪了宴會結束后,人們在山水之間漫步的景象,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醉魂一啜都醒,絳蠟迎歸去。”描述了在宴會中沉醉的心靈在離開宴會后被清醒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宴會的結束和歸途的意味。
最后一句“更看后房歌舞”,描繪了宴會結束后,人們仍然歡聚在一起,繼續享受歌舞帶來的歡樂。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表達了宴會的熱烈、喜慶和歡樂的氛圍,展現了宋代宴會文化的繁華和生活的富足。
“樓頭已報冬冬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jiāo yè
金蕉葉
lóu tóu yǐ bào dōng dōng gǔ.
樓頭已報冬冬鼓。
huá táng jiàn tíng bēi tóu zhù.
華堂漸、停杯投箸。
gèng wén jí guǎn pín cuī, fèng kǒu xiāng xiāo zhù.
更聞急管頻催,鳳口香銷炷。
huā yìng yù shān qīng chù.
花映玉山傾處。
zhǔ rén wú jì liú bīn zhù.
主人無計留賓住。
xī quán fàn yuè ōu chūn rǔ.
溪泉泛、越甌春乳。
zuì hún yī chuài dōu xǐng, jiàng là yíng guī qù.
醉魂一啜都醒,絳蠟迎歸去。
gèng kàn hòu fáng gē wǔ.
更看后房歌舞。
“樓頭已報冬冬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