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如薄幸五更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肯如薄幸五更風”全詩
海潮雖是暫時來,卻有個、堪憑處。
紫府碧云為路。
好相將歸去。
肯如薄幸五更風,不解與、花為主。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一落索》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落索》是宋代文學家秦觀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楊花終日空飛舞,
奈久長難駐。
海潮雖是暫時來,
卻有個、堪憑處。
紫府碧云為路,
好相將歸去。
肯如薄幸五更風,
不解與、花為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楊花隨風飛舞的景象,以及作者對逝去的時光的感慨。楊花飄散在空中,卻無法停留,象征人生短暫而無常。海潮雖然會暫時來臨,但它也只是暫時的,沒有一個地方能夠長久依托。作者希望能夠像碧云之路一樣回歸故鄉,但他知道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有如風中殘燭,難以實現。他不明白為何花朵被風所主宰,而不是能夠自主選擇自己的命運。
賞析:
《一落索》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命運的無奈。詩中的楊花象征生命的短暫,它們在風中飄蕩,卻無法停留。海潮暫時來臨,卻也會隨即離去,沒有一個地方能夠提供安身之處。紫府碧云是一種美好的歸宿,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歸去之路并非易事。詩人以自然景物抒發內心的感嘆,表達了人們對于逝去時光和無法掌握命運的無奈之情。
詩詞的語言簡練而含蓄,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將抽象的情感與具體的意象相結合,使讀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時,也能體味到其中蘊含的哲理和對生命的思考。整首詩以對逝去時光和人生無常的思考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命運的無奈和對美好歸宿的向往,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肯如薄幸五更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luò suǒ
一落索
yáng huā zhōng rì kōng fēi wǔ, nài jiǔ cháng nán zhù.
楊花終日空飛舞,奈久長難駐。
hǎi cháo suī shì zàn shí lái, què yǒu gè kān píng chù.
海潮雖是暫時來,卻有個、堪憑處。
zǐ fǔ bì yún wéi lù.
紫府碧云為路。
hǎo xiāng jiāng guī qù.
好相將歸去。
kěn rú bó xìng wǔ gēng fēng, bù jiě yǔ huā wéi zhǔ.
肯如薄幸五更風,不解與、花為主。
“肯如薄幸五更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