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江楓籠輦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古江楓籠輦路”全詩
樂昌主第最風流。
一朝隋兵到江上,共抱凄凄去國愁。
越公萬騎鳴簫鼓。
劍擁玉人天上去。
空攜破鏡望江塵,千古江楓籠輦路。
輦路。
江楓古。
樓上吹簫人在否。
菱花半璧香塵污。
往日繁華何處。
舊歡新愛誰是主。
啼笑兩難分付。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詞笑令(②樂昌公主)》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詞笑令(②樂昌公主)
金陵往昔帝王州,
樂昌主第最風流。
一朝隋兵到江上,
共抱凄凄去國愁。
越公萬騎鳴簫鼓,
劍擁玉人天上去。
空攜破鏡望江塵,
千古江楓籠輦路。
輦路。江楓古。
樓上吹簫人在否。
菱花半璧香塵污,
往日繁華何處。
舊歡新愛誰是主。
啼笑兩難分付。
中文譯文:
金陵,昔日的帝王之都,
樂昌公主的府邸最為風流。
有一天,隋軍來到江邊,
共同承擔著傷心的離國之憂。
越公帶領萬騎鳴簫鼓,
劍佩環繞,護送玉人飛上天。
空中望著破碎的鏡子和江邊的塵土,
千古以來,江楓樹籠罩著行進的車輦。
車輦所經之路,江楓古老,
樓上的吹簫之人在何方?
菱花和半個玉璧被塵埃所玷污,
昔日的繁華在何處?
舊時的歡樂與新的愛情,誰才是主宰?
哭泣和笑聲兩者難以分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古代金陵(即現在的南京)的一段歷史。詩人秦觀以金陵作為背景,以樂昌公主為主題,展現了樂昌公主的艷麗風姿、悲傷的離國情感以及時光流轉中的變遷和無常。
詩的開篇,金陵被稱作往昔的帝王之州,顯示出這座城市曾經的輝煌和榮耀。樂昌公主的府邸是最風流的地方,暗示著樂昌公主的美麗和受人寵愛。然而,隨著隋軍的入侵,樂昌公主不得不離開故土,與其他人一同承擔著痛苦的離國之愁。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越公,他帶領著萬騎鳴簫鼓,劍佩環繞,護送樂昌公主飛上天。這里的越公可能指的是樂昌公主的親人或者保護者,他們共同決定了樂昌公主的命運。樂昌公主凝望著破碎的鏡子和江邊的塵土,表達了對故土和往昔的眷戀和思念之情。江楓樹作為意象,象征著時間流轉和歲月的變遷,它籠罩著車輦的路途,昭示著歷史的長河和人事的無常。
在詩的結尾部分,詩人提問樓上吹簫之人的所在,暗示著樂昌公主的命運未卜。菱花和玉璧被塵埃所玷污,象征著昔日的繁華已經消逝,過去的歡樂和新的愛情難以并存,誰將成為主宰是未知的。最后的兩句“啼笑兩難分付”,表達了詩人對于樂昌公主命運的無奈和矛盾心情,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抉擇的困境。
這首詩以描繪樂昌公主的命運和金陵的歷史為主線,通過對于離國之愁、江楓樹和破碎的鏡子的描繪,展現了歲月更迭、光陰荏苒的主題。詩人運用意象的手法,將個人的悲傷和離愁與歷史的變遷相結合,表達了對于過去輝煌的懷念和對于未知未來的猶豫和迷茫。整首詩抒發了對于人生無常和命運轉變的思考,以及對于個體在歷史中的微弱和渺小的感慨。
“千古江楓籠輦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í xiào lìng lè chāng gōng zhǔ
詞笑令(②樂昌公主)
shī yuē: jīn líng wǎng xī dì wáng zhōu.
詩曰:金陵往昔帝王州。
lè chāng zhǔ dì zuì fēng liú.
樂昌主第最風流。
yī zhāo suí bīng dào jiāng shàng, gòng bào qī qī qù guó chóu.
一朝隋兵到江上,共抱凄凄去國愁。
yuè gōng wàn qí míng xiāo gǔ.
越公萬騎鳴簫鼓。
jiàn yōng yù rén tiān shǎng qù.
劍擁玉人天上去。
kōng xié pò jìng wàng jiāng chén, qiān gǔ jiāng fēng lóng niǎn lù.
空攜破鏡望江塵,千古江楓籠輦路。
niǎn lù.
輦路。
jiāng fēng gǔ.
江楓古。
lóu shàng chuī xiāo rén zài fǒu.
樓上吹簫人在否。
líng huā bàn bì xiāng chén wū.
菱花半璧香塵污。
wǎng rì fán huá hé chǔ.
往日繁華何處。
jiù huān xīn ài shuí shì zhǔ.
舊歡新愛誰是主。
tí xiào liǎng nán fēn fù.
啼笑兩難分付。
“千古江楓籠輦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