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遙聞妃瑟泠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遙聞妃瑟泠泠”出自宋代秦觀的《臨江仙》,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yáo wén fēi sè líng líng,詩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遙聞妃瑟泠泠”全詩

    《臨江仙》
    千里瀟湘挼藍浦,蘭橈昔日曾經。
    月高風定露華清。
    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
    獨倚危檣情悄悄,遙聞妃瑟泠泠
    新聲含盡古今情。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頭像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翻譯及注釋

    翻譯
    千里瀟湘之上,渡口水色青青,屈原的蘭舟曾駛過。明月高掛中天,清風漸漸停息,玉露清瑩,微波不興,漫天星斗映寒水。
    獨倚高高桅桿,心中無限憂思,遠遠傳來凄清的瑟聲,低低訴說著千古幽情。一曲終罷人不見,江上青峰孤聳。

    注釋
    ①《臨江仙》:詞牌。雙調小令,唐教坊曲。上下片各有三處平韻,五十八字。柳永演為慢詞,上片五處平韻,下片六處平韻,共九十三字。
    ②挼(ruó)藍:形容江水的清澈。挼藍,古代按取藍草汁以取青色,同“揉藍”。黃庭堅《同世弼韻作寄伯氏在濟南兼呈六舅祠部學士》:“山光掃黛水挼藍,聞說樽前愜笑談。”
    ③蘭橈(raó):蘭舟,船的美稱。橈,槳,借代為船。庾信《奉和泛江》:“錦纜回沙磧,蘭橈避荻洲。”
    ④冷浸一天星:語本五代歐陽炯《西江月》:“月映長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⑤危檣(qiáng):高高的桅桿。危,高。杜甫《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⑥遙聞妃瑟泠泠:聽到遠處湘靈鼓瑟的聲音。妃瑟,《楚辭·遠游》:“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后漢書·馬融傳》注:“湘靈,舜妃,溺于湘水,為湘夫人。”
    ⑦“曲終”二句:用唐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成句。

    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創作背景

      此詞乃紹圣三年(1096)秦觀貶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時作。“千里瀟湘”,是詞人的泊舟之處,也是昔日屈原等遷客騷人乘舟經行的地方。詞人因被貶郴州而夜泊湘江,與當年屈原、賈誼等人因懷才不遇而行吟江畔,境遇何等相似。現實的、地理的長河,與歷史的、時間的長河通過“千里瀟湘”交匯,詞人的命運,也通過“千里瀟湘”與古代遷客們的命運緊緊相連,引發了作者的深沉感慨。

    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賞析

      起兩句總敘,寫詞人泊舟之處,用的是倒裝手法。《楚辭·湘君》中有:“桂櫂兮蘭枻”、“蓀橈兮蘭旌”句,即用桂木做的櫂,用蘭木做的枻;或用蓀草飾的橈,用蘭草飾的旌旗,都是形容湘君所乘船的裝飾。這里用“蘭橈”代指木蘭舟,暗指這一帶正是當年騷人屈原的蘭舟所經過的地方。這兩句是寫他從處州貶來郴州時,曾乘船經過清澈如藍的千里湘江,猶如在步當年騷人屈原的足跡,在千里瀟湘水上走著遷謫的苦難歷程。詞人和騷人,通過“千里瀟湘”這一今古長流的中介,白然聯系起來。從一開始,詞中就引入了楚騷的意境與色調。

      接著三句寫泊舟湘江夜景。寫這時月升中天,風停息下來,因為夜深,看兩岸花草上露水開始凝結,在月光照射下晶瑩透亮。整個瀟湘水面是平靜的,沒有風也沒有浪,滿天星斗正浸泡在江水里,星星冷得似乎在發抖,寫出了深夜的寒意。這是移情寫法,把人的冷意由“一天星”表現出來。

      詞的下片寫情。開始兩句寫詞人泊舟湘江浦,獨自靠在高高的檣桿上,靜靜地傾聽遠方傳來的湘妃清冷的瑟聲。“妃”,指湘妃。傳說瀟湘一帶,是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哭舜南巡不返,淚灑湘竹,投湘水而死的地方。又傳二妃善于鼓瑟,《楚辭·遠游》有“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特定的時地,觸發了詞人的歷史聯想,從而寫出了這瀟湘之夜似幻似真的泠泠瑟聲,曲折地透露出寂寞凄冷的心境。

      接著第三句,進一步描寫對瑟聲的感受,湘妃的瑟聲是清涼哀怨的,抒發了她們對舜帝思念的深情,這是古今有情人共同的心聲,不僅是湘妃的,也包含了詞人的幽怨。詞的歇拍兩句,寫聽完曲子,抬頭尋找湘妃,她已悄然不見蹤影了,只有江岸無數座青青山峰巍然聳立,更進一步寫出詞人的悵惘之情和剛毅不屈的性格。 結尾全用錢起《省試湘靈鼓瑟》成句,但卻用得自然妥帖,仿佛是詞人自己的創作。它寫出了曲終之后更深一層的寂寥和悵惘,也透露了詞人高潔的性格。

      這首詞和作者以感傷為基調的其他詞篇有所不同,盡管偏于幽冷,卻沒有顯得氣格羸弱。全篇滲透楚騷的情韻,這在秦詞中也是特例。

    “遙聞妃瑟泠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qiān lǐ xiāo xiāng ruá lán pǔ, lán ráo xī rì céng jīng.
    千里瀟湘挼藍浦,蘭橈昔日曾經。
    yuè gāo fēng dìng lù huá qīng.
    月高風定露華清。
    wēi bō chéng bù dòng, lěng jìn yì tiān xīng.
    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
    dú yǐ wēi qiáng qíng qiāo qiāo, yáo wén fēi sè líng líng.
    獨倚危檣情悄悄,遙聞妃瑟泠泠。
    xīn shēng hán jǐn gǔ jīn qíng.
    新聲含盡古今情。
    qū zhōng rén bú jiàn, jiāng shàng shù fēng qīng.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遙聞妃瑟泠泠”平仄韻腳

    拼音:yáo wén fēi sè líng lí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遙聞妃瑟泠泠”的相關詩句

    “遙聞妃瑟泠泠”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遙聞妃瑟泠泠”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遙聞妃瑟泠泠”出自秦觀的 《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