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倚香肩顏斗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并倚香肩顏斗玉”全詩
鬢角參差,分映芭蕉綠。
厭見兵戈爭鼎足。
尋芳共把遺編躅。
閨閣風流誰可續。
沈想清標,合貯黃金屋。
江左百年傳舊俗。
后宮只解呈新曲。
分類: 蝶戀花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蝶戀花(題二喬觀書圖)》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題二喬觀書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秦觀。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并倚香肩顏斗玉。
鬢角參差,分映芭蕉綠。
厭見兵戈爭鼎足。
尋芳共把遺編躅。
閨閣風流誰可續。
沈想清標,合貯黃金屋。
江左百年傳舊俗。
后宮只解呈新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場景,以及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詩中以描寫女子的容貌和環境來表達詩人的情感。
賞析:
首句“并倚香肩顏斗玉”,通過描繪女子的美麗姿態,展現了女子的溫柔和嬌媚。下句“鬢角參差,分映芭蕉綠”,描寫了女子的發髻和芭蕉的綠葉相互輝映,增添了畫面的美感。
接下來的兩句“厭見兵戈爭鼎足。尋芳共把遺編躅。”表達了詩人對戰亂和權力爭奪的厭倦之情。詩人希望尋找一片寧靜的芳香之地,與女子一同逃離紛擾,共享美好的時光。
接著的兩句“閨閣風流誰可續。沈想清標,合貯黃金屋。”表達了對過去風流事物的懷念,以及對安寧生活的向往。詩人思念以往的風流佳人,希望能夠延續那種風雅的生活,尋找一片寧靜之地。
最后兩句“江左百年傳舊俗。后宮只解呈新曲。”指出江南地區百年來一直保留著舊時的風俗習慣,而后宮中的女子們則只能迎合時代的變遷,展現出新的風貌。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對歷史變遷和社會風尚變化的觀察和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女子的美麗和環境的寧靜,表達了詩人對紛擾世事的厭倦和對安寧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歷史和社會的變遷。
“并倚香肩顏斗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tí èr qiáo guān shū tú
蝶戀花(題二喬觀書圖)
bìng yǐ xiāng jiān yán dòu yù.
并倚香肩顏斗玉。
bìn jiǎo cēn cī, fēn yìng bā jiāo lǜ.
鬢角參差,分映芭蕉綠。
yàn jiàn bīng gē zhēng dǐng zú.
厭見兵戈爭鼎足。
xún fāng gòng bǎ yí biān zhú.
尋芳共把遺編躅。
guī gé fēng liú shuí kě xù.
閨閣風流誰可續。
shěn xiǎng qīng biāo, hé zhù huáng jīn wū.
沈想清標,合貯黃金屋。
jiāng zuǒ bǎi nián chuán jiù sú.
江左百年傳舊俗。
hòu gōng zhǐ jiě chéng xīn qǔ.
后宮只解呈新曲。
“并倚香肩顏斗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