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讓洪濤恣洶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都讓洪濤恣洶涌”全詩
獨見一峰青崒C86F,當住中流萬折。
應是天公,恐他瀾倒,特向江心設。
屹然今古,舟郎指點爭說。
岸邊無數青山,縈回紫翠,掩映云千疊。
都讓洪濤恣洶涌,卻把此峰孤絕。
薄暮煙扉,高空日煥,諳歷陰晴徹。
行人過此,為君幾度擊楫。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念奴嬌(過小孤山)》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念奴嬌(過小孤山)》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江滾滾,東流去,
激浪飛珠濺雪。
獨見一峰青崒,
當住中流萬折。
應是天公,
恐他瀾倒,特向江心設。
屹然今古,
舟郎指點爭說。
岸邊無數青山,
縈回紫翠,掩映云千疊。
都讓洪濤恣洶涌,
卻把此峰孤絕。
薄暮煙扉,高空日煥,
諳歷陰晴徹。
行人過此,為君幾度擊楫。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秦觀對長江景色的描繪和感嘆。詩人描述了長江滾滾東流的壯麗景象,波濤翻滾,水花飛濺如雪。在這翻騰的浪花中,詩人獨自發現一座高峰,峰頂青翠挺拔,屹立在江中心,擋住了萬重波濤。詩人認為這座高峰是上蒼的力量所設,它使得洶涌的江水無法傾覆。這座峰巒巍峨,歷經古今,舟人們指著它爭相討論。岸邊是無數青山,環繞著紫翠的云霧,形成層層疊疊的美景。盡管洪濤洶涌,但卻使得這座高峰顯得更加孤絕。黃昏時分,煙霧彌漫,高空陽光照耀,歷經風雨變幻。每當行人經過此地,都會為了這座高峰不止一次地擊船槳。
賞析:
這首詩以長江為背景,通過描繪江水的波濤翻滾和一個孤峰的崢嶸挺拔,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觀的贊美和敬畏之情。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長江奔流不息的景象,同時也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對峙和相互影響。詩中的孤峰象征著人力無法逾越的自然力量,詩人將其視為天公所設,使得整首詩具備了一種神秘而壯麗的氣魄。詩人運用色彩和意象的描寫,使得讀者能夠想象出江水的浩渺和青山云霧的美麗景象,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細膩觀察和感受。整首詩以大自然的景觀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都讓洪濤恣洶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àn nú jiāo guò xiǎo gū shān
念奴嬌(過小孤山)
cháng jiāng gǔn gǔn, dōng liú qù, jī làng fēi zhū jiàn xuě.
長江滾滾,東流去,激浪飛珠濺雪。
dú jiàn yī fēng qīng zú C86F, dāng zhù zhōng liú wàn zhé.
獨見一峰青崒C86F,當住中流萬折。
yìng shì tiān gōng, kǒng tā lán dào, tè xiàng jiāng xīn shè.
應是天公,恐他瀾倒,特向江心設。
yì rán jīn gǔ, zhōu láng zhǐ diǎn zhēng shuō.
屹然今古,舟郎指點爭說。
àn biān wú shù qīng shān, yíng huí zǐ cuì, yǎn yìng yún qiān dié.
岸邊無數青山,縈回紫翠,掩映云千疊。
dōu ràng hóng tāo zì xiōng yǒng, què bǎ cǐ fēng gū jué.
都讓洪濤恣洶涌,卻把此峰孤絕。
bó mù yān fēi, gāo kōng rì huàn, ān lì yīn qíng chè.
薄暮煙扉,高空日煥,諳歷陰晴徹。
xíng rén guò cǐ, wèi jūn jǐ dù jī jí.
行人過此,為君幾度擊楫。
“都讓洪濤恣洶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