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離同夜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離同夜月”全詩
有時須問影,無事卻書空。
棄置如天外,平生似夢中。
蓬心猶是客,華發欲成翁。
跡滯魂逾窘,情乖路轉窮。
別離同夜月,愁思隔秋風。
老少悲顏駟,盈虛悟翟公。
時來不可問,何用求童蒙。
《蜀中言懷》王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蜀中言懷》
獨坐年將暮,常懷志不通。
有時須問影,無事卻書空。
棄置如天外,平生似夢中。
蓬心猶是客,華發欲成翁。
跡滯魂逾窘,情乖路轉窮。
別離同夜月,愁思隔秋風。
老少悲顏駟,盈虛悟翟公。
時來不可問,何用求童蒙。
詩意: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所處境遇的無奈和不滿,以及對人生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思考。作者身處蜀中,年歲漸長,卻覺得自己的志向一直未能實現。有時想問影,但得不到答案;無事時卻空書一通。作者感覺自己像被拋棄在天外,平生就像在夢中一樣。盡管心中懷揣著遠方,但實際上只是過客,而自己的頭發卻逐漸變白。身跡所到之處越發困窘,情感被現實之路所限制。在別離的時刻,思念之情被秋風所隔絕。無論老與少,都面露悲傷之色,認識到了盈虛之理,接受了翟公的教誨。然而,時機來臨時卻無法再問問題,還有什么用去尋求童蒙的智慧呢?
賞析:這首詩詞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描繪出一個普通人在沉思中對人生、命運、理想及現實的思考。詩中出現的對影、書、天外、夢,是作者抒發內心矛盾和不滿的象征。作者以自己的經歷抒發了對塵世的困頓和迷惑,對現實的絕望和無奈。詩詞中帶有濃厚的憂傷和頹唐情緒,但也透露出對人生意義、智慧以及命運的思索。作者通過表達自己的思考和疑問,試圖揭示人生的殘酷和無常,并引人深思。整首詩詞以婉約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迷茫,透過對自身經歷的描寫,表達出普遍人類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與追問。
“別離同夜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ǔ zhōng yán huái
蜀中言懷
dú zuò nián jiāng mù, cháng huái zhì bù tōng.
獨坐年將暮,常懷志不通。
yǒu shí xū wèn yǐng, wú shì què shū kōng.
有時須問影,無事卻書空。
qì zhì rú tiān wài, píng shēng shì mèng zhōng.
棄置如天外,平生似夢中。
péng xīn yóu shì kè, huá fà yù chéng wēng.
蓬心猶是客,華發欲成翁。
jī zhì hún yú jiǒng, qíng guāi lù zhuǎn qióng.
跡滯魂逾窘,情乖路轉窮。
bié lí tóng yè yuè, chóu sī gé qiū fēng.
別離同夜月,愁思隔秋風。
lǎo shào bēi yán sì, yíng xū wù dí gōng.
老少悲顏駟,盈虛悟翟公。
shí lái bù kě wèn, hé yòng qiú tóng méng.
時來不可問,何用求童蒙。
“別離同夜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