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嘗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櫻桃嘗新”全詩
痛年年、好風景,無事對花垂淚。
園里。
舊賞處、幽葩柔條,一一動芳意。
恨心事。
春來間阻,憶年時、把羅袂。
雅戲。
櫻桃紅顆,為插邊明麗。
又漸是。
櫻桃嘗新,忍把舊游重記。
何意。
便云收雨歇,瓶沈簪折雨無計。
謾追梅。
憑誰向說,只厭厭地。
分類: 引駕行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引駕行》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引駕行》是晁補之所作,屬于宋代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梅梢瓊綻,東君次第開桃李。
痛年年、好風景,無事對花垂淚。
園里。舊賞處、幽葩柔條,一一動芳意。
恨心事。春來間阻,憶年時、把羅袂。
雅戲。櫻桃紅顆,為插邊明麗。
又漸是。櫻桃嘗新,忍把舊游重記。
何意。便云收雨歇,瓶沈簪折雨無計。
謾追梅。憑誰向說,只厭厭地。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人情感糾結的境況,作者看到梅花盛開,桃李也逐漸開放,感到欣喜的同時,他內心卻因為年歲的流逝、往事的沉淀而感到痛苦。他無事可做,只能對著花垂淚。在園中,他回憶起過去的賞花經歷,那些柔嫩的花朵仍然在他心中蕩漾著美好的意境。他懷念年輕時的時光,那時他身著華麗的衣袂,與花一起輕松游戲。櫻桃紅艷如血,美麗地點綴在花邊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不愿將舊時的游戲再次重現,而是嘗試接受新的事物。他無法理解這一切的意義,只能說自己感到厭倦。
賞析:
《引駕行》通過描繪花朵的開放和衰落,抒發了晁補之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梅花和桃李的盛開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新的生機,而作者對此表示欣喜。然而,同時他也感受到年歲的逝去,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思念和無法重現的失落。詩中的園景和花朵形象描繪細膩,通過對梅花、桃李和櫻桃等花朵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感受。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無奈和迷茫,他無法理解生活的意義,只能感到疲倦和厭倦。
整首詩以凄涼的情感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深刻感受,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對現實困境的無奈。這種情感的表達使得這首詩在宋代的詩詞中獨具特色,體現了晁補之的個人情感和審美追求。
“櫻桃嘗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jià xíng
引駕行
méi shāo qióng zhàn, dōng jūn cì dì kāi táo lǐ.
梅梢瓊綻,東君次第開桃李。
tòng nián nián hǎo fēng jǐng, wú shì duì huā chuí lèi.
痛年年、好風景,無事對花垂淚。
yuán lǐ.
園里。
jiù shǎng chù yōu pā róu tiáo, yī yī dòng fāng yì.
舊賞處、幽葩柔條,一一動芳意。
hèn xīn shì.
恨心事。
chūn lái jiān zǔ, yì nián shí bǎ luó mèi.
春來間阻,憶年時、把羅袂。
yǎ xì.
雅戲。
yīng táo hóng kē, wèi chā biān míng lì.
櫻桃紅顆,為插邊明麗。
yòu jiàn shì.
又漸是。
yīng táo cháng xīn, rěn bǎ jiù yóu zhòng jì.
櫻桃嘗新,忍把舊游重記。
hé yì.
何意。
biàn yún shōu yǔ xiē, píng shěn zān shé yǔ wú jì.
便云收雨歇,瓶沈簪折雨無計。
mán zhuī méi.
謾追梅。
píng shuí xiàng shuō, zhǐ yàn yàn dì.
憑誰向說,只厭厭地。
“櫻桃嘗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