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漾窗中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演漾窗中瀾”全詩
探道三十載,得道天南端。
非勝適殊方,起喧歸理難。
放棄乃良緣,世慮不曾干。
香界縈北渚,花龕隱南巒。
危昂階下石,演漾窗中瀾。
云蓋看木秀,天空見藤盤。
處俗勒宴坐,居貧業行壇。
試將有漏軀,聊作無生觀。
了然究諸品,彌覺靜者安。
分類:
作者簡介(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內黃人。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后,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紹隆寺》沈佺期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隆寺
吾從釋迦久,無上師涅槃。
探道三十載,得道天南端。
非勝適殊方,起喧歸理難。
放棄乃良緣,世慮不曾干。
香界縈北渚,花龕隱南巒。
危昂階下石,演漾窗中瀾。
云蓋看木秀,天空見藤盤。
處俗勒宴坐,居貧業行壇。
試將有漏軀,聊作無生觀。
了然究諸品,彌覺靜者安。
中文譯文:
我跟隨佛陀已經很久,他的上師已經涅槃了。
探求道理已有三十年,終于在南方得到了真正的道。
非勝于其他地方,才起伏聲浪回歸理智是難的。
放棄了良好的緣分,世俗的憂慮從未干擾過。
香煙飄渺在北岸,花壇隱藏在南山之間。
陡峭的石階下,窗前波浪蕩漾。
云彩遮蔽了美麗的樹木,藤蔓在天空中盤旋。
座中忍受世俗的娛樂,居住貧困行走于禪壇。
試著以有漏軀體來觀察無生,讓心靈感到寧靜。
領悟了各種品性的真相,才會覺得深深的安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沈佺期在寺廟中尋求真理的心路歷程。詩人開始表達了跟隨釋迦摩尼佛的時間已經很久,他的上師也已經去世。經過30年的苦苦探求,他終于在南方找到了真正的道路。詩中提到即使在其他地方也不能取得勝利,即使想要回歸理智也很難。詩人選擇了放棄良好的緣分和世俗的憂慮,專注于修行。他描述了香煙飄揚在北岸,花壇隱藏在南山之間,以及窗前波浪蕩漾的景象,傳達了寺廟中的寧靜與靜謐。最后,詩人又通過描述座中忍受世俗的娛樂,居住貧困的生活,試著以無生來觀察有漏的世界,來表達他對于達到內心的寧靜和脫離塵世的思考。整首詩意深遠,通過寺廟的景象展示了修行者追求內心和諧與舍棄物質欲望的精神境界。
“演漾窗中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lóng sì
紹隆寺
wú cóng shì jiā jiǔ, wú shàng shī niè pán.
吾從釋迦久,無上師涅槃。
tàn dào sān shí zài, dé dào tiān nán duān.
探道三十載,得道天南端。
fēi shèng shì shū fāng, qǐ xuān guī lǐ nán.
非勝適殊方,起喧歸理難。
fàng qì nǎi liáng yuán, shì lǜ bù céng gàn.
放棄乃良緣,世慮不曾干。
xiāng jiè yíng běi zhǔ, huā kān yǐn nán luán.
香界縈北渚,花龕隱南巒。
wēi áng jiē xià shí, yǎn yàng chuāng zhōng lán.
危昂階下石,演漾窗中瀾。
yún gài kàn mù xiù, tiān kōng jiàn téng pán.
云蓋看木秀,天空見藤盤。
chù sú lēi yàn zuò, jū pín yè xíng tán.
處俗勒宴坐,居貧業行壇。
shì jiāng yǒu lòu qū, liáo zuò wú shēng guān.
試將有漏軀,聊作無生觀。
liǎo rán jiū zhū pǐn, mí jué jìng zhě ān.
了然究諸品,彌覺靜者安。
“演漾窗中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